貿易論文投稿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發展現狀及對策
簡要:低碳經濟對我國紡織品出口一方面會形成新的貿易壁壘,另一方面可以從側面促使紡織品出口企業提高紡織品質量,最終達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發展方式。下面是小編為
低碳經濟對我國紡織品出口一方面會形成新的貿易壁壘,另一方面可以從側面促使紡織品出口企業提高紡織品質量,最終達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發展方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貿易論文投稿: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發展現狀及對策,供大家參考。
【摘要】紡織業是我國的重要出口產業,紡織業的興盛與否對我國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對我國紡織業競爭力進行分析,詮釋影響我國紡織業出口國際競爭力的原因并通過中國紡織服裝對外貿易出口現狀,探討存在的問題,分析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一些提高我國紡織業出口國際競爭力和促進中國紡織品貿易健康發展的建議,以期能夠對我國紡織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紡織業 出口競爭力 對外貿易 建議
當前中國紡織行業已進入增長速度放緩的新常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分析指出,當前發展主要呈三大特征: 即增長速度放緩,發展壓力加大,動力轉換緊迫。本文從紡織業競爭模式、產品結構、所有制結構調整等方面出發,對我國紡織業競爭力進行分析,探討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一些提高我國紡織業出口國際競爭力和促進中國紡織品貿易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我國紡織業發展的特征
2014 年中國紡織業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整個行業市場環境并不理想,行業經濟增長穩中趨緩,規模以上企業主要經濟增長指標已減到個位數增長,企業經營壓力較大。此外,中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在2015 年首季度出現負增長。以上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紡織行業已進入發展新常態。
(一)中國紡織行業增長速度放緩,緩中有進。
中國紡織行業作為消費品行業和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最終也會影響行業的需求增長。在新常態下,紡織行業從高速增長進入中速增長。
(二)發展壓力加大,分化加快。
在新常態下,中國紡織行業總體運行和發展壓力加大,紡企不論大小,普遍感覺到生存難度加大。究其原因,包括需求增長相對減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要素成本上漲,以個性化、差異化為主流的終端需求變化加快,以及部分行業產能階段性、結構性過剩等微觀市場因素。而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生產模式難以為繼,而新的模式還在探索形成過程之中。因此,新常態下紡企優勝劣汰將會加劇。
(三)動力轉換緊迫,關鍵創新。
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核心是推動轉型升級,改變對投資驅動、要素驅動的依賴,轉為依靠科技、品牌、管理、體制、機制及經營模式的創新來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二、我國紡織企業調整現狀
(一)轉變紡織行業競爭模式,增加紡織行業品牌含量
近年來,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增長勢頭已經減緩。雖然從2015 年1 月1 日起,國務院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7%,從短期來看,這有益于紡織行業的發展;但就長期而言,退稅率的調整無助于紡織企業的根本性轉變。而只有紡織企業自身加速轉變“以量制勝”的經營模式,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提高產品的品牌和科技含量,才能真正改變紡織業現狀。
(二)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實現紡織產業升級換代
我國紡織行業始終處于供大于求、市場秩序較為混亂的局面,這無益于行業的整體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加快產品的結構調整,使之產能不會過剩,盡可能地達到供需平衡,已迫在眉睫。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來提高紡織產品的性價比,對改善中國紡織行業傳統弊端以及生產力水平低的局面,有著非凡的意義,并會對實現整個產業升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當前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一)貿易摩擦、貿易壁壘頻繁出現
我國加入WTO 以后,紡織業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全球紡織業原有的市場和利益格局,因此對于我國紡織品的出口就有了所謂的大量反傾銷等各種障礙。一些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發達國家至今拒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甚至干預中國的金融政策。從紡織層面上來說,他們這樣認為是由于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快速增長,且在進口國零售市場上的份額增長較快,已對進口國的制造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甚至使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下降,目前我國紡織業將成為全球貿易摩擦的焦點。
(二)紡織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現在中國多數的紡織企業自主生產性不強。我國的紡織行業主要以大量的加工為主,缺乏自主創新。由于我國紡織品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規模只在中低檔產品市場有優勢,所以很多紡織出口企業的利潤比較低,利潤的來源多靠廉價的勞動力,大多數出口的紡織品牌都是定牌或者是貼牌。歸根結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國家的生產技術上的落后,在現代日益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利用先進的工業技術已經成為國際紡織業增強出口競爭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紡織企業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產品的價格偏低,這也是紡織企業面臨著的重要問題。紡織品出口的市場往往集中于一個國家或鄰近國家,出口市場的過分集中增加了紡織品出口對特定市場的依賴,增加了紡織品出口貿易的不穩定性和外貿政策實施的難度。隨著進出口權的放開、進口成本的降低、配額的消減,市場競爭逐漸加劇,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業績雖然在數量上有所增長,但是出口的價格普遍較低。
四、促進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提升出口國際競爭力的對策
(一)加快紡織行業技術改造,增強紡織行業技術創新
隨著高科技的現代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紡織業已經由逐步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自動化、連續化和高效化已成為現代紡織業生產的主要方向,以減少中國紡織品生產設備和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引進先進的紡織印染設備和技術,注重消化與吸收,尤其要注重創新能力的提高,努力使我們的紡織品生產向創新之路發展。為了能夠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可以處在主動的地位,我們的企業應樹立自主創新,加大產品研發和技術設備更新的投資,增大產品的附加值,這才是硬道理。
(二)增加國外先進技術引進,提高相關產品的附加值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紡織企業離不開先進的生產技術。應加強與外國同行、同業公務會的交流與溝通,努力化解各種貿易爭端,為企業出口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積極地去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還要注重自主創新,當前國際經濟正處在產業調整時期,僅靠低技術、低附加值的產品出口是不能占領國際市場的我國仍然存有一部分生產設備落后、產品質量低下的紡織企業。近年來恰逢人民幣匯率持續上升,我國紡織企業應把握好機會,利用不斷攀高的匯率進行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的租借,及時更新落后設備,以增加產品附加值。
面對環境復雜、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面對層層困難。在新的時期企業和政府應該共同努力共同創造一個適合企業出口的商業大環境,更好地推動我國紡織企業的發展。在新時代,我國的紡織企業應該改變傳統的營銷生產模式,注重技術、注重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