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雙月刊)1957年創刊,是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期刊,主要報道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科學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該校理科師生的研究成果,刊登學術論文、試驗報告、科研簡報等,內容涉及數學、力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和地球化學等諸學科。讀者對象是理工科院校師生及有關科研人員。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文摘雜志、數學評論、數學文摘、動物學記錄、皇家化學學會系統列文摘、化學文摘(網絡版)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3、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62;總被引頻次:1250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65;綜合影響因子:0.596
7、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榮譽:
全國自然科學類核心期刊
甘肅省優秀科技期刊
8、偏重的研究方向:信號理論與信號處理、電子學與信息系統、信息科學
9、投稿錄用比例:100%
10、審稿速度:平均3個月的審稿周期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欄目設置
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介紹
1、來稿必須為原創性或述評性論文,要具有創新性、學術性和科學性,務須論點明確,文字精練,數據和結果可靠,并保證未投其他刊物。
2、來稿(含圖、表)字數以8000~16000字為宜,稿件內容包括(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簡介。
3、投稿時一般為中文稿,不涉及保密及署名無爭議等項,署名投稿后不可隨意更改,若要改變需有全部原作者簽名同意的書面材料;無一稿多投,如有發現,將通知作者單位和對方期刊。
4、來稿要求文字通欄排列,A4規格,字號10pt,word或pdf格式,圖表插入文中。
5、收到來稿后,本刊將及時評審,無論采用與否,均會通知作者并轉達評審意見。若所投稿件自發出之日起3個月內未收到本刊通知,作者可視為退稿或與本刊聯系。
6、本刊對于有較大創新性的稿件將安排優先發表,特色欄目稿件也會提前刊發。稿件排版后,將以E-mail方式給作者發出校樣,并要求在收到后10日內將校樣發回。
7、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錄用的稿件可作文字性與技術性修改,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請及時返回本編輯部。
8、本刊已被國內外多家數據庫收錄,有關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并贈送當期雜志。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部分論文范例
新疆包古圖Ⅲ-2號巖體銻礦化特征 魏少妮;朱永峰;鄭波;569-575
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空間信息檢索方法 王志寶;王成波;文必龍;夏昊;喬彥友;576-581
干濕與鹽漬耦合作用下土遺址強度劣化機理 崔凱;陳蒙蒙;諶文武;關喜鵬;韓文峰;582-587+592
滇西始新世十里村正長巖的成因及構造意義 張江蘇;廖世勇;劉錚;588-592
地形要素對西北干旱區河谷型城市泥石流的影響 張鵬麗;李育;593-597
石羊河流域干旱變化趨勢及氣候影響因素 張雪蕾;王萬瑞;王劉明;王帥兵;李常斌;598-603+608
地形對蘭州市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空間格局的影響 張玲玲;頡耀文;穆亞超;604-608
甘肅省“三化”耦合協調度時序變化 龐家幸;陳興鵬;韓文艷;何炫蕾;609-613
庫姆塔格沙漠大降水環流分型及不同環流型典型天氣過程分析 胡鈺玲;趙中軍;康彩燕;王式功;尚可政;614-621
不同區域典型植被類型的凈生態系統碳交換特征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