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簡介:
《河南圖書館學刊》(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河南省圖書館主管,河南省圖書館學會和河南省圖書館主辦內外公開發行的圖書類期刊,內容主要包括圖書館學理論研究,圖書館工作經驗交流以及普及圖書館知識。主要讀者對象是廣大圖書館工作者和情報工作者。
期刊欄目:
理論研究、事業研究、工作探索、文獻之窗
期刊收錄: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公共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現狀和發展對策 李曄
公共圖書館在創建學習型社會中服務創新研究 鐘偉玲
三十年來河南省圖書館財政收入研究 謝昱
免費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困境及對策 趙燕
淺談公共圖書館借閱量下降應對策略——以重慶圖書館為例 李花
面向讀者的高校數字圖書館數據素養討論與展望 王曉湘
政府采購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工作研究 張艷菊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開放科學數據信息管理與服務 何中華
高校圖書館民國特色文獻館藏資源庫建設研究——以廣西大學圖書館為例 羅繪秀
財經院校圖書館文化建設實踐探究——以山東財經大學圖書館舜耕館為例 常雅紅
國學視域下高校圖書館的職能拓展 陶晶雯
高校資料室學科館員制度建設初探 晁衛華
高職院校圖書館員職業倦怠探究 李靜,金新建
我國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李亞洲
高校學生參與圖書館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基于logit回歸模型的分析 肖素超
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職能的延伸與拓展 周娜
學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圖書館閱讀平臺的建設研究 楊慶書
基于構建高校眾創環境體系的圖書館角色分析 李莉
醫學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實踐探索——以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 張建清
歷史研究論文:文物保護單位時空分布特征及影響
摘要:文物保護單位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瑰寶,是歷史文脈的延續,是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計算最鄰近平均距離和Pearson相關系數,并借ArcGIS10.2等相關空間分析技術對河南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空間分布、時間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進行梳理分析。結果表明:(1)河南省國家級文物單位在空間上呈現出集中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在一些古都型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類型上以古遺址和古建筑為主,(2)從時間上看,先秦、明清和宋元時期的最多,密度最大的分布于海河流域,而黃河流域、淮河流域,長江流域數量最少,(3)影響文物單位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文因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政策導向及評選標準。
關鍵詞:歷史研究論文,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時空分布
1引言
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藝術、科研和社會價值的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以及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1-2]。目前對文物的研究,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某一具體文物的保護手段來展開,且有一定程度的保護絕對化,單一化及保護區對立化的趨勢。國內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對某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內文物的時空分布特點與環境演變的關系[3-4],有青海地區[5-6]、長江中下游地區[7]、巢湖流域地區[8];對文物個體形態特征、疊壓關系的研究[9],研究古遺址文化空間遷移[10-11]、空間分布,而對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文物研究還相對較少。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