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未送審就拒稿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投稿sci論文的作者難免會遇到拒稿,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是沒有送審直接拒掉,給的理由很官方,說不適合投他的期刊,建議改投。有的期刊明明刊登過類似的文章,就給拒掉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就給大家解釋原因。
sci論文未送審就拒稿的原因:
1、論文無新意:國際刊物最歡迎的是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工作。實驗論點重復別人已發(fā)表的文獻,或經過簡單推理就能從已知的國際文獻中推理獲得,或重復他人工作者常被拒稿。
2、分析不到位:有新的發(fā)現(xiàn),但未能很好地提煉升華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只有單純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論的分析。
3、內容不夠分量:不同雜志對論文內容的重要性要求是不同的,論文應該是該雜志感興趣的領域,能夠引起該雜志讀者群的興趣。
4、理由不夠充分:論文提出的論點不能通過該實驗方案所證實。邏輯推理有問題,實驗方法學理論的欠缺。作者未能公正客觀地從其實驗結果中推得結論。
5、實驗不完善:數(shù)據或分析存在嚴重缺陷。實驗數(shù)據量太小,分子細胞生物體內實驗 n>3,器官、動物體內實驗 n>6,重復 n>3。實驗條件控制不好,或沒有設立對照組。
6、數(shù)據統(tǒng)計處理不當:數(shù)據統(tǒng)計檢驗方法和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不對或不夠妥當。
7、應用領域窄:僅僅是區(qū)域性 (Local) 工作,而不是具有普遍意義、可以推廣到其他地方的工作(General),或僅僅是國外方法在中國某一地區(qū)的應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8、表述問題:表達很重要,好的表達讓人看了很舒服,也很容易懂。很多專家都是寫作高手,招博士生時也很注重文章功底。寫好文章后,你還要推敲推敲,看是否清楚到位,不要因為自己的表述讓人產生模糊不清的概念。因此,在自己的論文完稿后,還要多加檢查,避免低級錯誤,力求表述準確,推斷合理,達到合格水平。
有時候,編輯不會給很清楚的拒稿原因,可能就是單純不喜歡這個題目,或者以前接收過類似的,沒有新意,現(xiàn)在改方向了等等。如果作者不死心,可以修改一下再投,或者直接改投其他期刊,多做做sci方面的功課。預祝大家投稿成功!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