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部分學術期刊雜志社都會論文投來的稿件進行同行評審,但是即便是這樣也無法保證每一篇論文都是零錯誤,也經常有論文已經發表了,才發現一些小錯誤,像是通訊地址寫作了,或者作者名稱不對等等,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雜志社會選擇勘誤的方式來聲明,如果問題比較嚴重,那么就需要撤稿了,那么國內期刊論文撤稿流程是什么?
1.作者主動撤稿:
(1)作者通過在線投稿系統成功投稿后,由于自身原因提出撤稿,需向編輯部書面說明情況,并簽署文章所有署名作者姓名,提交所有署名作者身份證復印件,由此帶來的一切損失由作者自行承擔。
(2)由于作者原因撤稿累計2次者,編輯部將在2年內拒收有其署名的稿件。
2.編輯部撤稿:
稿件錄用后,編輯部若發現稿件存在一稿多投、重復發表、學術不端行為,編輯部將堅決予以撤稿,并將相關材料提交至編委會,做出撤稿決定;作者所繳納的版面費將作為對期刊的補償,并出具警示函;情節嚴重并給本刊帶來經濟損失的,還將追究作者相應責任,包括通報其所在單位、2年內不發表其署名論文、通報其他相關期刊、經濟賠償等。
撤稿是科研發表界一直以來廣泛討論的議題,科研人員爭相發表論文的壓力更是近年來撤稿率不端升高的原因之一,雖然撤稿是科研發表中無法完全免除的項目,但作者應該清楚了解造成撤稿的原因以及含義,積極避免自己的論文被撤銷。
推薦閱讀:sci論文被接收了,還能撤稿嗎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