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使得小學學校的管理工作備受關注,因為只有營造一個自由、平等、開放、幸福的校園環境,才能切實優化小學生的成長環境,促使小學生真正實現健康成長。因此,小學學校便要追求精細化管理改革,根據本校實際完善學校管理內容、制度與方法,以完善的管理結構與先進的管理技術去優化學校管理的現實質量。本文將從建立一直上行下效的管理隊伍,做到人人有事管;根據實際情況拓展學校管理內容,做到事事有人管;建立“線上+線下”的管理結構,做到實時管理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學校應該如何實現精細化管理改革。
關鍵詞:小學學校;精細化管理;改革策略
常規的學校教育存在嚴重的“應試問題”,所以學校的管理工作基本也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展開的。然而,小學生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極為復雜,且一直處于動態變化的過程,如果固守管理經驗,或者只是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去確定管理內容,那么必然會存在管理不科學、管理不全面等現實問題,從而嚴重影響學校管理的育人質量。在現代教育中,教育部從德智體美勞五個層面提出了管理要求,且以“以人為本”“德育為首”等多種理念重新規劃了學校管理的方向與目標。因此,小學教師便要積極順應教育規律,切實優化學校管理結構與實施方法。
一、建立一支上行下效的管理隊伍,做到人人有事管
上行下效的管理隊伍是保障學校管理效率的基本條件,因為任何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與管理方法都需要通過教職工的有效干預才能真正落到實處。那么,在實施精細化學校管理改革活動之時,小學學校便要由校領導為領頭羊,結合教職工人員建立優良的管理隊伍,細分管理內容與管理職責,以便保證學校事務可落實到個人頭上,明確各人職責分工,由此實現人人有事管,號召全體教職工人員都能積極投身于學校管理改革活動之中。
為了構建良好的管理隊伍,小學學校以校長、副校長為領導者,以教導主任為副組長,以年級組長與優秀的一線教師為組員,建立一支上行下效的管理隊伍。在管理時,小學學校還明確了各位管理人員的職責分工,比如由領導者帶頭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由一線教師反饋學情現實,分析每一個管理策略的可行性,積極展開合作討論,確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實施方案,然后由一線教師及時進行管理實踐,以便切實優化學校管理的現實效益。另外,一線教師也要及時在實踐中總結管理經驗,反思每一輪管理計劃的可操作性與管理成效,及時調整、改善管理結構。如此一來,所有的一線教師都會積極展現自己的管理才能,分享自己成功的管理經驗,從而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改革風氣。除此之外,小學學校還應該積極采訪學生的真實感受,因為學生是直接的被管理對象,他們對本校管理制度的感觸最為深刻,可以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議。如此,學生既可以參與到學校管理工作之中,也可進一步優化學校管理計劃與實施方案,從而切實提高學校管理效率。
二、根據實際情況拓展學校管理內容,做到事事有人管
必須要承認的是,學校管理工作面對的是小學生,而每個小學生都處于動態成長狀態,很難用常規的管理經驗去解決小學生所遇到的所有問題。而且,促使小學生實現綜合發展也需要小學學校不斷拓展、完善學校管理內容與結構,所以我們要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去拓展與完善學校管理內容,盡可能兼顧每一個小學生的成長需求,讓更多的學生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受益,促使小學生真正實現健康成長。
在管理小學生的時候,我除了會按照學校所設計的管理框架去實施學生管理,也會及時根據學生所表露出的真實管理需求去確定管理工作的內容。比如,有的小學生在班級活動中遇到了人際矛盾,不懂如何與同伴消除隔閡與心結。對此,我會組織“真心話,大冒險”游戲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互訴衷腸的機會,希望可以及時增進生生之間的了解,優化生生關系,以便構建一個關系和諧、凝聚力強的班集體。另外,如果學生遇到了學習困難,我也會認真分析每一個學生陷人學習瓶頸的根本原因,借此確定多元的學習指導計劃,幫助各個學生突破學習問題,使其實現學習進步。再如,有少部分學生會向我表述家庭問題,展示自己內心的傷疤與困惑。在這種時候,我會首先安慰學生、關心學生,用溫暖的師愛去保護學生。然后,我會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家庭問題的具體情況,適當反饋學生內心深處的恐懼與擔憂,以便讓家長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共同制定管理計劃,以便全面優化小學生的成長環境,讓小學生快樂成長。
三、建立“線上+線下”的管理結構,做到實時管理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影響最大的一個先進科技,而我國教育部也提出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課程改革的建議,大力支持各個學校構建智慧校園,完善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設備。另外,人們也十分依賴智能工具與互聯網。因此,小學教師便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建立“線上+線下”的管理結構,與小學生、家長、其他教職工人員保持緊密聯系,以便及時了解學校管理的需求,真正做到實時管理、全面管理。
在實施學校管理的時候,我會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技術與其他老師、學生家長保持緊密溝通,以便及時了解小學生的成長過程。比如,有的家長會通過現代通信向我分享學生們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讓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小學生的品行,所以我會據此制定科學的管理計劃。比如,有一個家長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中十分驕縱,性格跋扈,很不講理、懂事,經常與家長頂嘴,而這便于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大相徑庭,因為這個學生在班級中十分安靜、內向,從不惹事。于是,我就猜測這個學生家長是否對孩子存在溺愛、驕縱等管理問題,與家長共同探討了導致學生成為“窩里橫”的根源。然后,我就與家長一同制定了學生轉化策略,繼續借助現代通信技術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變化,不斷完善管理方案。
總而言之,學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關系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也關系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小學教師要積極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方法,懂得以事實為基礎,全力優化學校管理的結構、質量與效益,不斷優化校園環境,以便切實促進小學生的全面進步與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白廷俊.淺談小學學校管理的困境及其突破[J].學周刊,2018(26):161-162.
[2]朱國偉.探究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204
推薦閱讀:中小學教育期刊有哪些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