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投稿之后,需要關注論文的發表狀態。不同的狀態意味著論文。正在經歷不同的審稿以及發表過程。那么,期刊投稿后論文有幾種狀態呢?不同的雜志社有不同的描述,大致的都是初審、編輯處理、外審、專家審稿、主編審稿、退稿修改、終審、錄用等等一些狀態。
一、直接接受這種審稿狀態,代表論文不需要修改。直接被期刊收錄并發表。
二、小修后接受,這種身高狀態代表。論文是可以有條件接受,但是需要進行一些細微的修改。我和條件才能通過。
三、大修后接受,這意味著論文需要經過大幅度的修改,同時在修回的稿件中要附上編輯給出的回復意見,此時論文還戶進行外審,同時進行第二輪審稿最終給出論文是否可以發表的意見。
四修改后重投。有的論文給出的審稿狀態是修改后重投,就代表作者需要進行適當的修改,然后重新投稿,這種這時候的投稿算是新的投稿。所以,如果作者接受這個意見,就需要根據編輯的意見進行修改。之后編輯在檢查修改結果后,決定是否將論文交送同行評審。
五、拒稿,這種投稿狀態是很多作者都不愿意看見的,因為這代表即便論文進行大幅度的修改,期刊的編輯也不會考慮重新接受。這很有可能是由于論文方向不適合去看所導致的。
論文經過雜志社評審后,會邀請同行評審提出建議以及相關意見,雜志社會根據這些意見做出最后的評審決定。如果編輯認為論文是過關的,那么就可以接受發表。如果審稿人提出的意見是反面的,那么編輯也有可能會覺得論文質量不過關,而拒絕稿件。
推薦閱讀:期刊投稿多久沒有消息可以轉投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