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作者對論文終審被退稿非常不解,已經到終審階段卻被退稿非常不甘心,其實論文在終審階段被退稿也是非常常見的情況,本文是由編輯整理的一些論文終審被退稿的原因,不論您有沒有經歷過論文終審被退稿,都可以來看看,學習并了解。
論文終審被退稿的原因一、未達到刊登標準。
1、創新性方面。
主要表現在成果的創新性一般,研究內容已有過報道; 而寫作質量較好,在研究設計、結果及結論方面審稿專家沒有挑出較多毛病,認為可以發表。但終審時與其他稿件在一起評審,經比較后認為其創新性一般,不同意刊登。由此原因被退的稿件占多數。
2、外審專家因學識高低不同,掌握的資料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責任心強弱不同,甚至與作者的關系不同,以及信息的不對稱,容易出現不同的審稿意見,而終審時幾位專家面對面討論,容易達成比較一致的意見,而且終審結論相對比較公正和客觀。
3、科研設計方面。稿件中涉及較深的統計學問題時,編輯部就將稿件分別送給專業審稿專家和統計學審稿專家評審。專業審稿專家一般對統計學知識了解不多,而統計學專家對專業知識了解不夠; 因此,有些稿件可能會“漏網”。
4、真實性方面。
立題很好,科研設計比較合理,稿件撰寫質量較好,通過了外審專家的評審,建議盡快發表。但終審時專家討論后認為其可信性較差,并對結果提出了不同看法。綜合了終審專家的意見,可能做退稿處理。
5、作者無法修改和修改后仍未達到要求。
6、作者堅持己見。對于終審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不予理睬,我行我素,不加修改就提交修回版本。
7、主編有一票否決權。
8、通過外審的論文數量比較多(超出當期發表篇數),在終審階段,會根據文章的學術水平刷掉一部分。
如果您的論文發表被退稿可以閱讀:被雜志退稿后還能再投嗎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