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sci是很多單位進行業務能力考核的關鍵,尤其一些科研單位,對科研人員的sci情況更是重視,sci論文的寫作從大的方面來說,可以傳播科學知識,是學術界進行學術交流的主要途徑,推動學術界的發展,從作者個人角度來說,sci論文的寫作可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論文的寫作本身就是腦力勞動,隨著研究的深入,作者的思維不斷深化,進而提高了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既然sci論文如此重要,如何發表sci?發表sci主要就是寫作和投稿兩個環節,我們分別來看看。
第一部分:SCI文章的寫作
對于沒有寫過英文的人來說,第一篇文章有些困難。關鍵還是在于要閱讀大量的英文文獻。在文章的寫作上,最好不要自己造句子。說實在的,大多數中國學者的英文都不好,自己造句子,很可能是中式英語,老外看不懂。所以,寫文章,要學會借鑒。也就多看英文文章,看到相關的句型,要做好筆記。要學會使用老外們用過的句型,拿來以后作些修改。我一般都在寫作前閱讀大量的文章,一邊閱讀,一邊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分別copy到自己文章的各個部分,然后在寫作時進行取舍。
1.Introduction部分,很多可能都是文獻。要介紹自己研究的內容的一些相關知識。讓大家知道你所研究領域現在的一些進展,以及自己研究的“新鮮”內容。
2.Materials and Methods比較好寫,看看文獻,應該有相同的內容可以參考,把這些內容找來進行一些修改就可以了。
3.Results部分有些困難。這一部分是要自己造句較多的部分。但是也要盡量借用英語是母語的人所用的句型。個人研究的內容可能很多,要突出指出自己的研究重點。在這一部分,最好不要出現討論方面的內容。
4.個人覺得最難寫的部分是Discussion部分。要把自己的研究與他人的研究結合起來,哪些與他人的研究相似,哪些不一樣。從自己的研究結果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或推論。要從研究結果可以引申一些相關的內容,不要完全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領域,放寬一些。
5.我一般是在寫完這些部分以后,再寫Abstract,最后再定標題。一個簡潔醒目的標題,事半功倍。請記住:寫文章一定要突出自己研究相對較新的內容。這是一些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所很看重的。另外,最不推薦的是把文章寫成中文,然后翻譯成英文。因為這樣真的是徹頭徹尾的中式英語了。
第二部分:SCI文章的投稿
寫好文章后,就要開始投稿了。
1. 選擇期刊。大家可以在論壇上下載到相關的SCI影響因子及相關期刊的名稱。同時大家在閱讀相關文獻時也應該知道一些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期刊。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文章的刊物很重要。個人推薦:先投一個影響因子較高的刊物,如果能被送審,得到一些修改意見,即使被拒,然后修改后再投一個影響因子較低的期刊,希望更大一些。切記:勿一稿多投。比如說植物學領域,大家都知道有以下的期刊: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PlantJournal, Plant science, NEW PHYTOL, J EXP BOT. 比如說蛋白領域,有Molecularand Cellular Proteome,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Proteomics,Electrophoresis等。
2. 國外的期刊基本都實現了網上投稿。登錄該期刊,找到投稿需知,也就是“Instructions for Authors”,仔細閱讀。
3. 根據“Instructions for Authors”,修改自己文章的格式。這是一個比較繁瑣的事情。一定要仔細修改格式(語法、詞匯方面的錯誤應該在寫作時給解決)。比如說:文章一般是要求按以下順序:標題、作者、通訊方式、Abstract, Key Words, 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Figure Legends, Tables, Figures。同時要求是2倍行距,圖片的像素要求(300dpi),標好每個頁面的行號...... 不同的期刊,對于參考文獻的安排方式不同。有的按出現順序排列,有的要求按字母順序排列,有的要求列出所有的作者,有的要求列出4-5個作者,然后加et al.;要求根據期刊而定。
由于發表sci需要英語寫作,所以,對作者的英語水平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英語基礎薄弱,對發表sci來說是個坎,所以,基礎薄弱的作者平時多注意訓練英語寫作,多閱讀,為今后的發表早作準備。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