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農業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是世界上四大木本油料樹種之一,是我國特有種,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市場前景[1]。以油茶子為原料加工生產的油茶,因其風味佳、油質好、營養價值高、綠色無公害,具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深受市場歡迎和群眾喜愛,被譽為“東方橄欖油”、“油中軟黃金”,國際糧農組織已將其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植物油。赤壁市地處鄂東南、長江南岸,西與湖南臨湘接壤,素稱“湖北南大門”,地處幕阜山北麓低山丘陵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市版圖面積17.23萬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7.35萬hm2,森林覆蓋率32.7%。根據《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赤壁市屬于油茶主產區和適宜栽培區,發展油茶產業可以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是一個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產業。
1發展油茶產業的必要性
1.1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綠色赤壁”的需要
2008年,赤壁市被選定為中央領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聯系點和湖北省第二批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試點單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同志兩次來赤壁深入城填、鄉村調研,要求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緊抓好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中把赤壁建設成“綠色赤壁”。油茶是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俱佳的造林樹種,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在實現建設“綠色赤壁”這一奮斗目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指示精神,結合赤壁市自然、經濟和社會特點,赤壁市委、市政府將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納入全市“十二•五”規劃。油茶產業在赤壁市有一定的基礎,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十分需要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做好示范帶動工作。因此,在新一輪油茶產業大發展的機遇下,爭取國家2012年農業綜合開發油茶基地示范項目,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綠色赤壁”的迫切需要。
1.2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
赤壁市地處低山丘陵區,長期以來,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要提高農民收入,當務之急是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作為湖北省農村地區國家重點扶持的陽光產業,油茶基地建設項目貼近赤壁市農村自然和社會現實,市場前景較好、效益較高。據測算,農戶種植1hm2優質油茶林,穩產期每年收入可達3萬元。可見,基地建設不僅能直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為周邊地區農戶創造創業和就業的機會,同時也能產生巨大的示范帶動作用,讓周邊農戶、造林大戶積極投身于油茶種植,增加農民收入。油茶產業在近期將成為創業、致富、就業的最好門路之一[2]。
1.3是依托赤壁自然優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實現林業又快又好發展的需要
赤壁市林地面積7.35萬hm2,森林覆蓋率32.7%,農村人均林地面積0.21hm2,發展油茶產業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油茶屬于常綠樹種,四季常青,根系發達,生態效益顯著。在赤壁市大力發展油茶產業,能夠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農村生態面貌和人居環境。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赤壁市豐富的林地資源得到了有效激活,發展油茶產業對鞏固和擴大林權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義。過去一段時期,湖北省的油茶種植業基本上延續著傳統的做法,絕大多數油茶種植區都沒有對油茶林實行科學培育和集約化管理,造成油茶林雜灌叢生,林相紊亂,老殘林多,病蟲害多,荒蕪面積大,其結果是產量越來越低,林農的信心也越來越不足。據統計,湖北省現有油茶林分茶油產量僅82.95kg/hm2,換算為油茶子產量約為300kg/hm2,林地生產利用率極其低下。該基地建設采用多品系油茶良種嫁接容器苗,營造高標準油茶基地,通過科學合理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管理,在達到豐產期后可實現油茶子產量2700kg/hm2,從而大幅提高林地生產力,為赤壁市乃至湖北省油茶基地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還可提升林農信心,鞏固集體林權改革成果,促進林業又快又好發展。1.4是優化食用油消費結構、保障食品油安全的需要目前,我國食用油主要是豆油、菜子油等普通油品,高檔保健食用油消費比例很低。茶油是最好的食用油,被譽為“油中之王”[3],其色清味香,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長期食用茶油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將其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油。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提供品質優良的茶油供應市場,滿足人民對高檔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我國雖然幅員遼闊,但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短缺。解決13億人口的糧油供給安全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發展糧油生產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糧油供給能力。但是隨著人口增長,國際糧油價格上漲壓力不斷增大,實現糧油長期供需平衡仍面臨著巨大壓力。發展油茶產業,提高林地生產力,延伸油茶產業鏈,有利于緩解人口、經濟增長對資源消耗的壓力,同時對保障食品油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發展油茶產業的建設條件
2.1地理位置
赤壁市位于鄂東南、長江南岸,處于東經113°32′~114°13′,北緯29°28′~29°55′之間。東與咸寧市咸安區接壤,西與湖南省臨湘市相連,南與崇陽縣交界,北與嘉魚縣毗鄰,西北同洪湖市隔江相望。全市版圖總面積17.23萬hm2,南北距58km,東西跨67km,市區距省會武漢市110km。
2.2自然資源狀況
2.2.1氣候
赤壁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主要氣候因子:①氣溫:年平均氣溫16~17℃;②日照:年平均日照時間1736h,年平均日照率41%,年輻射量434.6kJ/cm2;③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為1600mm左右;④無霜期:年平均無霜期260d左右;⑤蒸發量:年平均蒸發量為1300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