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演講稿
同志們:
市政府召開這次全市科技工作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全省科技獎勵暨技術創新工程推進大會和全省科技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全市科技工作,分析形勢,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任務。今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對獲得市級科技獎勵的單位和人員進行了表彰獎勵,張建華市長作了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這次會議之前,市科技局與省高新技術投資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希望雙方認真抓好落實。剛才,為年度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代表進行了授牌,三個單位作了很好的發言,孫波局長宣讀了《抓住歷史機遇,增強市場觀念,實現科技工作模式創新的實施意見》,李功臣總經理作了致辭。下面,就做好全市科技工作,我講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年是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市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績、邁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的一年。一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拼搏,攻堅克難,積極作為,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高新技術產業較快發展。按照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大力實施“高端、高質、高效”戰略,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57.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22.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一是積極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深入實施制造業信息化示范工程,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的集群化和傳統產業的高新化,科技部批準我市建設石油裝備、鹽化工兩個“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二是加快實施高新技術項目。全市新上國家和省科技計劃項目138項,爭取國家和省項目經費6310萬元,鑒定登記科技成果112項,獲省級以上科技獎勵22項。方圓公司實施的“吹氧造锍多金屬捕集技術”被國務院列為促進產業調整振興的重點先進技術,被科技部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三是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56家,占三角洲地區的55%。四是進一步強化科技中介服務能力。去年全市認定登記各類技術合同2413份,技術交易額13.3億元,落實稅收減免560多萬元,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省油區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認定為全國第二批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市科技局被表彰為全省技術市場“十佳管理機構”。
(二)大學科技園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大學科技園是市與石油大學合作打造的生態產業技術支撐平臺,經過幾年的探索建設,初步形成了創新園區、園區和高新技術園區“一園三區”的發展格局。目前,大學科技園已形成占地1500余畝、建成區面積16.3萬平米的總體規模。作為大學科技園建設重點項目的“生態谷”自年9月動工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開工建設面積達到7.2萬平米,其中1.8萬平米的企業院士工作站已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已有25家企業研發機構簽約入駐。年,大學科技園再次被核定為享受“四稅”減免政策單位,并被命名為“全省節能建筑示范園區”、“全省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園區”、“全省重點服務業園區先進單位”。
(三)科技平臺建設及人才工作成效顯著。為突破高端科技人才匱乏這一制約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瓶頸,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意見》,進一步加強了人才引進、培育工作。一是加快推進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建設。研究院建設被寫入了《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和《省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全省重點部署的四個新型科技支撐平臺之一,列入了部、省會商議題,建設方案通過了省政府組織的專家論證。市政府成立了籌建領導小組,設立了1000萬元的建設專項資金,現已建成一期工程主體。二是積極引進創新團隊。組織了“學者”崗位試申報工作,成功引進了“超精密運動控制工程”、“新型半導體功率器件”等四個歸國人員創新團隊,其中一人被列入國家“千人計劃”。三是加強創新機構建設。建成了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范聯盟、省級院士工作站各2家,兩位入站院士被市政府聘為科技顧問。四是以“百姓科技”為依托,廣泛開展農村產業信息化科技特派員行動,選派科技特派員226名,服務范圍覆蓋全市各鄉鎮,促進了農村科技信息化工作開展。中宣部、科技部、國家糧食局在我市舉行了科技下鄉活動啟動儀式。五是推進建設三角洲青年創業基地。目前已完成項目立項、環評及69畝建設用地招拍掛等手續,即將全面啟動建設工作。
(四)科技創新工作環境進一步優化。我市提出的“依托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等機構,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加快中國石油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及其‘生態谷’建設”、“在設立國家石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推動三角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等均被寫入了《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由我市牽頭申報的三角洲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已被科技部正式批復為國家級實驗區,成為全國首家跨行政區域的國家級實驗區。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創新工作擺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出臺了《關于加強自主創新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工業調整振興的意見》、《大學科技園優惠政策》、《市科技成果獎勵鑒定辦法》等政策措施,科技部門開展了“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重大課題研究,區域創新政策不斷完善,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準確把握科技工作面臨的形勢
當前,三角洲開發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多方面的壓力和挑戰,我們必須準確把握面臨的形勢,充分認識做好當前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首先,各級對科技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科技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更加鞏固。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迅速發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各級對科技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將其擺上了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時明確指出,必須順應世界經濟格局大調整的趨勢,跟上國際金融危機催生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潮流,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培育經濟長遠發展技術基礎,確保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溫家寶總理在中科院建院六十周年講話中指出,誰能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發展的主動權,率先復蘇并走向繁榮。這充分顯示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工作的更高要求和期望,也充分體現了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信心和決心。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市六屆三次人代會明確指出,要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高層次研發機構,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加強產學研結合,著力突破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可以說,目前科技工作已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社會逐步形成了尊重知識、鼓勵創新、崇尚科學的氛圍,為科技工作創造了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