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策劃書
開展法治文化建設活動,是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拓寬普法宣傳新領域的重要舉措。為切實推動法治文化建設活動開展,不斷豐富法治文化內涵,增添法治文化元素,根據市普法辦《關于實施法治文化建設“七個一工程”的方案》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推進富民強區,建設幸福”總體目標,貫徹《關于在全區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的總體要求,有重點、多層面、全方位地開展法治文化建設活動,不斷加強普法陣地建設,拓寬法制宣傳教育渠道,教育、引導全區公民普遍確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意識、自由平等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公平正義意識,養成崇尚法治權威、自覺依法辦事的習慣。
通過全面實施法治文化建設“七個一”工程,加強普法宣傳陣地建設,提高法治文化元素含量,建立普法人才隊伍,推出系列文化產品,打造符合我區實際的特色普法品牌,切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需求,為全區法治文化建設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為法治、平安建設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二、活動時間和內容
從年4月至12月,各鄉鎮(街道)、區直各部門、單位要緊緊圍繞法治文化建設“七個一工程”的各項內容,大力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宣傳法律知識,拓寬普法途徑,為深化法治文化建設、打造特色品牌打下堅實基礎。法治文化建設“七個一工程”活動內容具體如下:
1、建立一項法律服務參與普法宣傳新機制。有效整合法律服務力量,組織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人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投身普法工作,通過參與法制欄目制作、開展普法活動、參與普法講師團等形式,擴大普法宣傳面,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接受優質高效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務,切實提高普法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2、創建一個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或法治文化長廊。結合城鄉環境改造、區政建設、新農村建設等,結合當地實際,加大投入,建設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或法治文化長廊,努力擴大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的覆蓋面。主題公園或法治文化長廊要設立宣傳欄、宣傳圖標,包含法制漫畫、法制標語、普法信息等內容,既要便于群眾觀覽,又要體現最新的普法形勢,使之逐漸成為基層群眾接受法制教育的中心地帶。
3、開設一個普法宣傳欄目。區普法辦擬與區廣播電視臺協作,在辦好《法治》節目的同時,積極組織法律服務人員,結合業務工作,以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真實案例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素材,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
4、建設一個普法網站。區普法網繼續完善欄目,充實內容,鄉鎮(街道)和部門、單位要通過網絡平臺,提供宣傳法律法規,發布普法工作動態,解決法律問題,為群眾更及時、更全面地掌握法律知識、了解普法進程開辟新的通道。
5、組建一支“六五”普法講師團。區普法辦擬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學校、法律服務單位中選取業務宣傳骨干,組建“六五”普法講師團,及時開展法律“六進”工作,為干部群眾宣講法律知識,接受法律咨詢,提高法律素養。
6、運用一套電子宣傳屏幕。設有電子屏幕的單位,要利用四月普法宣傳月、“12.4”法制宣傳日等重要宣傳時期,在政府機關、重要街道、居委會等醒目位置,連續滾動播出普法宣傳短片和普法標語,為普法工作造聲造勢。
7、建立一支法制文藝演出隊。各鄉鎮(街道)普法辦借助各單位、社區、村居的文藝演出隊,組建法制文藝演出隊,把法律知識編成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快板、相聲、小品等文藝節目,為群眾普法教育提供新載體,增強普法宣傳的趣味性。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本次活動重點在基層,各鄉鎮(街道)、區直各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本次活動的重要性,將其作為貫徹實施“六五”普法規劃、深化法治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普法成員單位責任,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在此基礎上,創新工作思路,狠抓貫徹落實,確保“七個一”工程取得實質性效果。
(二)認真部署,積極實施。各單位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關于在全區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的部署和各自實際,精心策劃并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層層發動,認真抓好組織落實。特別要結合四月份的全區法制宣傳月活動,盡快啟動規定的項目,爭取盡早形成機制,發揮出顯著效果。
(三)落實責任,強化考核。區普法辦將加大對“七個一”工程實施情況的檢查考核力度,年終對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單位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驗收。檢查情況作為各類表彰樹優的依據。區普法辦還將適時召開現場會,組織開展觀摩學習,交流推廣典型經驗。
(四)加強宣傳,及時反饋。要協調電臺、報刊、網站等各類媒體,配合項目實施,積極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努力營造普法宣傳良好氛圍。同時,各單位要加強與區普法辦的溝通聯系,及時將工作進度通過信息、照片、典型材料等方式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