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財務管理
傳統企業對物流的認識不足,物流成本管理的方式落后,難以對物流活動進行單獨的成本核算,致使物流成本在財務賬簿中得不到真實反映,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分析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財務系統,以第三方物流運營的典型網絡模式和業務模式為基礎,探討其財務核算模式,對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作用重大。
一、第三方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的構成
就現有的財務制度而言,仔細分析財務系統不外乎兩條主線,一是伴隨業務發生的業務統計系統,即財務業務管理系統;二是在財務業務系統基礎上建立的財務核算系統,完善的財務業務系統是財務核算系統建立的前提。
財務業務管理系統套用現有的企業財務科目,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現有的業務模式,財務管理系統應建立業務收款管理(各物流網點、物流中心)、其他收入管理、財務臺賬管理、應收賬款管理、代收款管理、保險管理、轉賬管理、主營業務支出管理、應付賬款管理、價格審核管理、備用金管理、其他業務支出管理、收支審核管理、理賠財務管理(內部責任、外部理賠)、壞賬管理、財務統計查詢、業務規律分析等子系統。
財務核算管理系統包括主營業務收入統計、干線運費分攤、本地運費分攤、其他收入統計、其他支出統計、管理費用分攤、物流基地收入支出核算、物流中心收入支出核算、物流網點收入支出核算、總公司收入支出核算。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網絡模式及業務流程
典型的物流網絡模式包含三層或三層以上的體系結構,最底層為接發貨點,中間層為物流中心,上層為物流基地(轉運中心)。物流業之所以可以顯著的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因為現代物流業的主體是由諸多節點和線路組成的網絡體系。
一個結構穩定、高效運作的物流網絡,不僅可以減少組成要素之間的磨損和交易成本,減少用戶使用網絡資源和要素的成本,還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個網絡的收益。
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網點將所接貨物發送到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再根據線路分理、組貨、裝車,根據管理總部的指令運輸貨物到物流基地;物流基地裝卸,并根據線路分理、組貨,將貨物運送到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配送至所屬物流網點或送至用戶。
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財務核算
財務業務系統可以在當前企業財務制度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業務建立相應的科目,把企業發生的每一筆收入與支出如實準確的入賬。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每一筆業務不能也不可能由某一個物流網點或物流中心獨立完成,必須要各物流節點的相互協作。對每一個物流網點或者某一個物流中心而言,每一筆業務的收入與支出都不能單獨核算,對于每一筆業務的收入與支出數額,目前的企業財務核算系統還不能進行核算。借助于現有企業財務核算系統的資料,構建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財務核算模式,對其收入和支出進行計算。
(一)是收入的核算
某網絡節點所收到貨物的毛收入,為該物流網點的運單收入。但就一票貨物而言,要經過網絡中的諸多環節,每一環節都要為每一票貨物付出相應的成本和服務,因此,計算各物流網點每一票貨物的實際收入和成本是收入核算的關鍵。
1.將各物流中心及其所屬物流網點作為同一個核算單位,各物流中心所轄各物流網點的收入歸該物流中心。
2.計算各物流中心或網點收入。
(1)接貨收入:X=∑(si-ωi)△1+∑(si-ωi)(1-△1-△2)(1-χλ1-λ2) (2)中轉收入:Y=∑(si-ωi)(1-△1-△2)•λ1 (3)到貨收入:Y=∑(si-ωi)(1-△1-△2)λ2+∑(si-ωi)△2 (4)物流中心運費總收入:U=X+Y+Z核算系數的含義為:Si屬于該物流中心的單個運單的(已對、未付)收入,△1為物流網點接貨收入比例因子,△2為物流網點到貨收入比例因子,χ為中轉次數,λ1為中轉收入比例因子,λ2為到貨收入比例因子,Wi為網外運輸成本。
3.第三方物流企業收入總體上可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收入兩大部分,主營業務收入又分為已付收入、對付收入和未付收入三部分,其中已付收入為發貨客戶在發貨時支付給物流公司的服務費用,由當地的物流網點直接收取;對付收入是指由收獲客戶支付給物流公司的服務費用,由到貨地物流網點收取;未付收入為與公司間的契約大客戶間的往來收入,其付款方式可為月結、季結和年結等。其他業務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收入,如裝卸費、廣告費、代收款手續費等。因此,各物流中心和物流網點的總收入為:S=U+Q其中,Q為其他收入。
(二)物流企業成本核算
通過分析物流費用不難看出,在所有費用中除運費以外,其他所有的費用均能通過相應科目的明細賬如實的反映到支出單位。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運作模式的特殊性決定了運輸成本不能通過記賬的形式反映出來,因為某物流網點的貨物需要經過幾次運輸,同時在運輸過程中需要運送不同物流網點或物流中心的貨物,也就是說每一次轉運運輸的費用不能直接記到某一具體物流網點或物流中心的賬上,因此必須采用分攤的方式進行計算。干線成本分攤的目的是計算出物流網點、各物流中心接貨的干線成本,具體計算方法為:
(1)計算每個完成的承運協議上的單件成本:ti=Di∑ni=0XiDi*Q式中,Di為第i個承運協議中起運點至到達地的干線里程數,Xi為第i個承運協議中貨物總件數,Q為本次運輸的總成本。式中各物流網點的61成本分攤以件為單位,若以重量或貨物體積為計量單位,則根據當量折算成件數。
(2)計算某物流中心貨物流網點的干線運輸成本:T=∑ni=1Xiti式中,Xi為某物流網點或物流中心在某一個承運協議上的運輸件數之和,Ti為每個完成的承運協議上的單件運輸成本,T為某天或某段時間內所有Xi•ti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