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財務管理
l提高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素質
首先,增強對財務內部控制的意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對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其中首先強調的就是單位負責人要提高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在單位內部推行將責任風險直接與決策層掛鉤考核辦法。
其次.建立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公立醫院應該注重強化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對財會人員的選拔上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要求.財會人員必須持從業資格證書上崗工作。此外,.還應該堅持開展單位財會人員的繼續教育。強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提高綜合業務素質。
促使其嚴格履行職責。
2完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制度
首先,健全并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1)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不能相互替代、減輕或免除.凡是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不應當再設置與總會計師職責重疊的行政副職.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2)授權批準控制:明確各級各部門人員的職責范圍和業務處理權限。各部門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和業務處理權限以內。不需請示便可處理業務。避免相互推諉。同時.授權控制也要求明確各級各部門人員所承擔的責任,使他們對自己的業務處理行為負責,增強工作責任心。(3)會計系統控制:是通過記錄和報告歷史經濟業務來反映醫院的資產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的狀況。這些信息能為醫院管理者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其次.加大醫院財會監督建設力度。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檢查考核:制定合理的財務內部控制考核評價標準有利于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醫院的發展。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報告制度:規范財務報告的編制和管理.為醫院提供重要的準確的財務信息。真實反映醫院的經營狀況.以更好地發揮財務報告在醫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幫助管理者作出合理的決策均衡與和諧起到監督作用。
2009年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2009年2月17日,國家衛生部印發了<2009年衛生規劃財務工作要點>。<意見>中“著力抓好五項重點改革”之一就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進一步明確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的時間安排.即:2009年開始試點。2011年逐步推開。而圍繞落實《意見>和<實施方案>相關任務與要求的<工作要點>,則明確提出了“研究修訂<醫院財務制度>、<醫院會計制度)”。
3改進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手段
合理科學的建立計算機網絡化流程控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財務管理手段.積極推進會計電算化。運用網絡和電子信息化等先進技術手段.構建高水平的財務管理平臺。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內容全部納入財務信息化系統.從而以更全面、更系統、更可靠、更快捷的會計信息管理資料和會計報告。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公立醫院財務管理邁上一個新臺階。
政府要不斷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和監督機制。同時,發揮非政府組織在衛生服務上的監管作用。一方面.非政府機構的社團組織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可以代表不同方的利益,發表不同群體的觀點和意見,發出不同的聲音,加強對醫療衛生行業的監督力度:另一方面,非政府組織可以促進和監督公立醫院信息的公開化和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