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等教育
這幾年來,我一直從事高中美術教學,隨著高中美術教學模塊的深入開展,教學計劃以及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方面,同時便進入了有序的改進過程。美術教師必須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改進自己。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去總結經驗,讓自己的教學更加的完善。
高中美術欣賞課主要包括審美形態(tài)教育和美感教育兩個方面。
筆者從實踐出發(fā),以開放性、多元化的角度,探索如何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與內容對學生進行美感訓練,以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全面增強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判斷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一、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欣賞中國畫作品時,教師可結合自己演示,學生簡單臨摹,給他們充分感受作品的機會,引導他們認真分析畫面上的形式語言,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畫面線條的粗細,色彩的冷暖,造型的寫意與象征。
二、情境式教學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為了深化主題,突出欣賞作品鮮明的時代、民族、個性特征,可以針對美術作品、美術家、美術現象,用有關的音樂、影視等方式創(chuàng)設背景情境。情境式教學特別是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有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多媒體教學形、聲、色并茂,能完成形象、線條、色彩、質感、空間視覺直觀性的再現。
三、鄉(xiāng)土化教學
高中階段的鄉(xiāng)土美術教學,就是要將豐富多彩的鄉(xiāng)土美術引入課堂。由于鄉(xiāng)土美術包含著廣泛而獨特的地理知識、歷史遺跡、民俗文化、民間故事等內容,因而要讓學生通過欣賞教學認識傳統(tǒng)的地方文化,培養(yǎng)其民族美術的認同感。
四、演講式教學
高中藝術欣賞課大綱指出: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組織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fā),開展對不同作品的比較和作品的評論。欣賞課的演講式教學是在培養(yǎng)學生視覺能力的同時,側重學生語言能力的挖掘。
五、比較式教學
利用比較式教學把相關的美術作品置于同一欣賞環(huán)境中,會從宏觀上加深對被欣賞作品的理解和體會。因為美術作品的比較,能產生雄辯的說服力,有較強的針對性。比如可以把同一畫家不同時期的相關題材的作品,不同畫派同一題材的作品,不同民族、國家同一題材的作品,同一繪畫內容、不同處理樣式的作品置于同一欣賞環(huán)境中。
六、導學案教學
在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導學案使學生接觸到不同時代和題材的作品,讓導學案從藝術角度進行審美欣賞的的角度做好準備,也能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了解歷史事件、社會生活、東西方文化差異和人類復雜情感的材料。導學案教學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索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
高中美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yǎng)成藝術家,而是著眼于全面素質和藝術品位的提高。美術教師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提高課堂效率,創(chuàng)新求變,才能實現高中美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