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研究
新的教學理念特別重視語境理論對詞匯教學的重要意義,通過設置大量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對話訓練中達到實際應用能力。設置語境,是第二語言教學對詞匯解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教詞匯=教文化;教詞匯=教交際;教詞匯=教思考;教詞匯=教學習;教詞匯=教語言。
“語境”最早由B.Malinowsk提出,他把語境分為“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也可分為“語言性環境”和“非語言性環境”。語言環境具有兩個重要特征:
1)句法特征,指利用詞在句中的不同位置,區分詞類和詞義。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如:She has a round?。妫幔悖澹槪樱瑁濉。椋蟆。帷。纾铮铮洹。辏酰洌纾濉。铮妗。妫幔悖澹螅嫒?,表情)A?。洌椋悖濉。瑁幔蟆。螅椋。妫幔悖澹螅ū砻妫裕酰颍睢。颍铮酰睿洹。幔睿洹。妫幔悖濉。恚澹鎸Γ蹋澹?s face?。椋簦ǔ姓J)The?。穑颍铮猓欤澹怼。簦瑁幔簟。妫幔悖澹蟆。酰蟆。椋蟆。洌椋妫妫椋悖酰欤簦ǔ尸F在……面前)face詞性稍微變化一下,意義就迥然不同。
2)語義結構特征。在句子中的詞以一定的語法意義和詞匯意義互相結合,同時相互關聯和影響。在這樣構成的句子中,詞的組合被賦予新的內容,它們不再是單純的獨立的詞,而是相互關聯的句子成分,即結合一定的語法意義和詞匯意義,發生一定關系的綜合體。所以,詞匯在具體用法中是活動的不是孤立的。
如:It?。椋蟆。帷。洌椋妫妫椋悖酰欤簟。铮穑澹颍幔簦椋铮睿铮穑澹颍幔簦椋铮钪?ldquo;外科手術”,“軍事行動”,“金融交易”,“數學運算或機器運轉”,只有在實際的情景下才能表明operation指的是什么意思。
因此,利用語境教詞匯是必要的。由于受母語的影響,學生平時缺少真實的語言環境,要想培養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就必須盡可能多地給學生營造學習氛圍和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語境的創設”已經成為了日常英語教學中的話題之一。
但是,我們該如何應對它呢?
首先,新詞的導入是一個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學生對新詞的接受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實物、圖片、動作等靈活多樣卻簡單有效的非語言語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語境不僅包括文章或言談的上下文,而且也包括了各種社會環境。”孤立地教詞匯,會使學生養成不注意單詞使用的語言環境,導致他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Shall I?。穑酰簟。簦瑁椋蟆。铮睿窟@是由put on的多義引起的歧義句,選用put?。铮畹哪膫€義項取決于this的指稱。如指毛衣,是“穿上”;如指帽子,指“戴上”;如指木頭,則表示“把……放在……上”。而this的指稱也是由上下文和語言環境確定的。
再次,培養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讓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含義,對訓練學生分析能力、加強記憶都有重要的作用。一般可根據文章段落,句子中的同義詞、反義詞對比,定語從句等不同的語義提示,從而獲得正確的詞義。如:The?。铮欤洹。恚幔睢。穑酰簟。铮睢。瑁椋螅螅穑澹悖簦幔悖欤澹蟆。幔睿洹。猓澹纾幔睢。簦铩。颍澹幔洌畯南挛?ldquo;戴上‘spectacles?后開始閱讀”可以猜得出其詞義“眼鏡”。
有關的猜詞策略有:1)釋義線索;2)邏輯關系線索;3)背景知識線索;4)詞形線索;5)文章大意線索;6)監測。學生熟悉了語境就能提高猜詞的準確性,學習更多的詞匯。
最后,增強學生文化語境的思維。文化語境是指某一語言社團特定的社會規范和習俗。文化語境對詞語的含義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詞匯,不僅有本意,還有文化意義。胡文仲先生說過,“只學習語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猶如只抓住了外殼而不領悟其精神。”。英漢兩個民族由于不同的生活經驗,價值觀念使得在觀察和認識事物的角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漢語中的“力大如牛”在英語里卻表達為“as?。螅簦颍铮睿纭。幔蟆。帷。瑁铮颍螅?rdquo;,又如:美國人認為黑貓(black?。悖幔簦难矍芭苓^會帶來“厄運”。而在英國人眼里卻預示“好運”的來臨。講英語國家的人認為孔雀是自負的象征,但中國人卻認為它代表美麗。在漢語中,貓頭鷹被認為是不祥之鳥,在英語中它卻是只智慧鳥,比喻某人很聰明。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詞匯的文化內涵,將語言與文化學習結合起來,活躍課堂氣氛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結論:
語言學家強調:語言只有在所處的語言環境中才有意義。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地創設各種英語語言環境,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載體,使學生身臨其境,輕松愉快地學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