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研究
數學語言可分為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符號語言具有較強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學生要準確交流數學思想,正確表達數學觀點,不可避免地會用到符號語言。學生如果要順利地學好數學,就必須具備較強的運用符號語言的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使用符號語言的能力。
一、加強學生對數學符號含義和實質的理解
數學符號是符號語言的基礎,如果不了解符號的含義與功能,就無從談起用符號語言正確地表達。數學符號不表示哪一個特殊的或個別的數學對象,而是具有普遍性。正確表述、書寫數學符號都必須在理解符號含義、實質的基礎上進行。因而要使學生真正具有符號意識,正確地運用符號語言表達,就必須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符號含義和實質的理解。教學時,要講清楚數學符號的意義,聯系前后內容,使學生能在承上啟下的基礎上認識數學符號。
如,在教學全等形時,對于全等符號“≌”,要對學生講清楚“∽”和“=”的意義,這樣學生對全等的理解就比較直觀而透徹了。在教學相似形時,學生會自然而然地理解并使用“∽”符號。
二、加強學生對數學符號的正確表述和書寫
對于數學符號,不但要理解其意義,而且要讓學生學會正確地讀寫。在教學中,教師應使用標準的讀音領讀,這樣就為學生口述思路掃清了障礙。對簡單符號、合成符號的書寫按規范作嚴格要求,做到規范書寫,不能隨意改造;知道在不同的情景下使用相應的符號;對形同而義不同的符號應加強歸納和區別;對形式不同但表示意義相同的符號,要注意各種形式的具體用法。
特別是寫,如果學生在書寫一個符號時縮手縮腳,感到總寫不好,那么,他就不會喜歡使用這個符號,因此,教師應花一定時間,在黑板上示范并講解符號的書寫,讓每個學生都能比較熟練地書寫數學符號。
三、加強文字語言與符號語言之間的互譯
用符號語言更能體現出數學語言的簡練、明確等特點,能更好地滿足數學思想的表達需要。文字語言與符號語言的互譯是解決數學問題很重要的一環,也是培養學生使用符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在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找出題中的相等關系,先用文字語言寫出等量關系,再譯成符號語言即可得到方程。在教學定理時,結合圖形把用文字語言敘述的定理譯成符號語言,如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譯成符號語言:∵OC平分∠AOB,CD⊥OA,CE⊥OB,∴CD=CE。對于初學幾何的學生來說,可以降低使用符號語言表達推理過程的難度,同時也能避免運用角平分線性質定理時,忘寫后兩個條件。
四、加強符號語言的練習,促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符號語言系統
初學幾何的同學,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對一個問題知道解決方法,但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準確地用符號語言表述出來。
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應先從用符號語言口述思路練習開始,讓學生“出聲想”,為學生提供數學交流的機會,讓同桌之間互相講證明過程并嘗試寫出來,然后彼此找出不足之處,提出異議,通過討論解決問題。
學生符號語言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在數學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和總結,需要把握符號語言的內涵和本質,幫助學生科學地建立符號意識,提高符號語言水平,從而促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符號語言系統,使學生逐步形成使用符號語言的能力,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