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電影電視
一、電視場景與電視技市的關系
電視美術不同于一般的繪畫創作。電視美術是制作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創作部門,擔負著電視景物造型和人物造型的任務。它是為電視造型進行設計和制作的美術創作,是電視化了的美術。利用計算機對電視布景進行輔助設計,不僅可以提高設計質量,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設計資料也便于保存。
電視場景是電視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電視圖像造型的基礎之一,往往具有把握整體視覺形式及風格的作用。電視場景在為電視節目制作提供表演空間環境之時,必須對電視技術上的一些指標要求有所適應和服從,因為電視藝術是綜合藝術,舞臺不能獨立存在,必須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它們的使命。下面談談電視場景設計中與電視視頻技術相關聯的幾個因素:首先是顏色的飽和度,也就是它的純度。在舞臺上演出的各種文藝節目是供在座的現場觀眾直接用眼睛觀賞,電視節目則是由攝像機運用電子技術把各種景物進行光電轉換后轉送給接收設備轉化為電視畫面供人觀賞的。人的肉眼所能辨別的飽和度遠遠超出目前電視技術所能體現的,電視相對肉眼而言是十分低下和初級的,這就要求舞美在色彩的運用上不能以肉眼為標準,而要參照熒光屏的基準。色彩的飽和度太大,在熒光屏上會產生“拉毛”現象。布景要盡量避免使用大面積大紅、大藍的顏色。因為這些顏色區的背景雜波大,而且邊緣部分還會出現嚴重的模糊和擴散現象。另外還要盡量少用高飽和度的黃色和金色,因為這些色彩容易引起全電視信號電平超標。因此,布景色調要自然柔和,不宜過分夸張,否則不但會影響彩色的還原,也會在圖像邊緣產生亮色互串現象。布景上的顏色的飽和度最好使之趨于中性化,盡量少用太白太黑的夸張色,中性的或趨于中性的某一色相具有良好的與其他色相的親和性,這一性質便給舞臺燈光用色光提供了寬廣的可能性,能夠創造出豐富變化的色彩,使得場景具有了多變性,從而創造出眾多的不同的藝術效果和氣氛,更好地幫助節目內容的傳達。
其次是顏色的明亮度,也就是它的明暗(黑白度)。
熒光屏對亮度的接受能力不及肉眼的萬分之一。在設計制作場景過程中,要注意白顏色和反光材料的’}合當運用。在表現大面積的白色時應把它調成淺灰色,否則在大致相同的照度下人物面部將會發黑,或是白色出現“限幅”現象。反光材料應避免大面積大量使用。許多反光材料肉眼的感覺非常良好,但在熒光屏上則令人無法忍受,亮部“限幅”,過渡部分、暗部則漆黑一片,毫無層次可言。如要表現光潔和反光效果,只能采用亞光或漫反射材料,其他高明度顏色也應加入適量灰、黑色的處理,以適應技術上的要求。大屏幕作為電視場景的一部分,豐富了節目的形式,增強了節目的可視性,但是卻給視頻技術人員增添了許多麻煩。調光圈時如果背景是大屏幕,稍不注意,電視畫面主體就會變黑。所以當主體的背景是大屏幕時,要注意加大光圈。
再有是布景上的燈飾色溫。新燈光技術和新舞臺材料的出現,豐富了舞臺美術的現代裝飾感。除了常見可隨意造型的色皮燈帶和霓虹燈以外,新出現的冷級燈管通過燈體變色,可以結合美術景片進行勾邊,也可以造型裝飾圖案。布景上的燈飾在運用上應在注意光比的同時注意色溫問題。人的肉眼具有極好的自動調節能力,不易感覺到色溫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但是電視對色溫的變化則非常敏感,通常情況下演播室內采用的燈具的色溫大致為3200K,顯色指數大于85。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和效果,布景上的燈飾的色溫也應大致在這個范圍內,否則色溫太低,電視畫面效果偏紅,色溫太高則效果偏藍。在實際使用中,修正色溫的辦法可以使用雷登85橙色紙和雷登82藍色紙來降低和升高色溫,通過修正達到技術上的要求。
還有要避免使用帶有細條紋、細方格的服飾、道具和布景,這是由于當今的攝像機都采用CCO(電荷藕合器件),CCD集成芯片對細橫格子會引起垂直方向的白色拖尾,即閃爍現象,從而破壞了畫面的表現力。主持人在著裝時盡量不穿太白、太黑和質地太發光的服飾,因為它們的反射系數太大或太小,而應多穿灰、黃、棕等中間色的服飾。
最后是畫面寬高比和場景多視角適應性。標清電視畫面寬高比是4:3,高清電視畫面寬高比是16:9,在場景設計中應遵循和注意這個準則。景片的寬度和高度一般應大于拍攝范圍的1/3,否則就會顯得比例失調。
另外還應注意電視攝像機的多視角性,從門而使布景具有良好的多視角適應性。利用攝像機的多視角表現手法,可以在有限的場景中,表現舞臺的縱深感,增強視覺沖擊效果。攝像機升降搖臂的運用對布景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前景物、空中懸吊景物和舞臺地面的修飾等。
虛擬演播室技術和高清晰度電視技術對電視場景設計制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虛擬演播室技術是視頻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產物。虛擬演播室系統就是將現實實時視頻與計算機三維圖形所創造的性能場景經過色鍵處理,使兩者完美地結合為新型電視節目的電視制作系統。虛擬演播室只需要在一個藍色背景下進行演播,在合成時,將藍色背景部分替換成計算機生成的三維圖像,實現真實演播員和虛擬場景合成。場景設計是虛擬演播室錄制的關鍵。在場景設計中要多用貼圖,少用幾何物體;要從宏觀效果出發,不要過分注重細節,電腦中的場景轉換成視頻信號后,許多細節部分都無法顯示出來,但這些細節部分通常會占用大量的內存;場景中要合理設置一些遮擋物體,它可以產生很強的空間感和縱深感。虛擬演播室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可制作出實際不存在的或難以制作的場景,并可以在瞬間改變場景,因此可創作出更豐富、更吸引人的節目。
21世紀是數字化信息時代,電視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導致數字標準清晰度電視(SDTV)正在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數字高清晰度電視(HD刊)。高清電視主要優點在于能實現無失真傳輸,并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頻譜資源。它可提供相當于標清電視畫面5倍信息量,最高清晰度超過1300線,相當于目前模擬電視畫面清晰度的2一3倍,具有極高的圖像分辨率和清晰度,采用16:9的圖像模式的寬屏,顯示效果更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高清電視技術對電視舞美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現有的電視清晰度條件下,舞臺上的腳印、道具景片連接的縫隙,前一個節目散落的紙屑以及演員臉上的化妝都是觀眾注意不到的,但在高清晰度電視里,這一切都明晰可見。電視場景從設計到制作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更加精細甚至完美。另外升降臺、活動大屏幕的調度,服裝、道具、化妝的配合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