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培養創編能力與意識
教學過程分三個過程:第一步先學后編,先由教師傳授健美操的基本動作,激發學生學習健美操的動機,讓學生領會到健美操的獨特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學生根據教材和教師所教授的基本動作要領,進行再創造,自行編排一套健美操。在這種教學形式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性發揮,而且還能創造屬于自己的健美操動作,增加學生學習健美操的興趣;第二步由編到教,學生通過對健美操動作的創新,由教師對其所編的健美操進行評估,學生分組進行交流,相互傳授自己所編的動作;最后一步學生自我展示,將所編排的健美操進行一一展示,不僅增加學生對健美操的動作認識,還能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增強教師的教授能力。
2、優化健美操教學內容
新課程教改要求教學內容要以學生的需求為主要目標。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要因人而異,因實際情況的不同,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對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優劣,進而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的思維意識和超前的時尚理念,選擇教材內容時,充分考慮學生在性別、體育基礎、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滿足學生個體的需要。一方面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精通所教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在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顧全整個班級的掌握程度,考慮不同學生對不同風格健美操的接受特點,安排好授課內容,因材施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對健美操的熱情,保持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成功體驗。
3、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應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傳統的健美操教學方法有:領操法、組合練習法、對應法、照鏡子、念動練習法、助力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往往偏重于向學生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技巧的形成,只注重向學生傳授一整套的規定動作,而忽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低。隨著高校課改和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為了適應課程改革和學生學習的需要,這些教學方法也需要相應的做出突破和創新。在洪濤的《高校健美操教學創新式教法培養學生體育創新能力的實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健美操創新式的教法,在學生的創新實踐過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小集體合作的教學方式,在創新式實驗教學的第二、三階段,每次課都安排不同內容的小集體合作活動。通過實驗大多數學生認為通過小集體合作方式的練習活動,能夠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激發學生同學之間的創編思路,可以到自身不具備的品質,增強團體意識,增強創新的意識和信心。
4、轉變觀念、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起主導的作用。推進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當前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首先要轉變觀念,建立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人際關系。充分發揮學生在健美操課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將學生的主體性得到良好的發揮,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教師不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而且是指導者,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調整教學語言,將完全命令式的語言變成親切自然、通俗的口語,并配合富有節奏感且動聽的音樂;建立平等的、合作的相互促進的朋友式關系,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以達到目標,進一步促進健美操的發展。
5、結語
健美操作為高職院校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增添健身與娛樂性的體育項目,符合學生的生理與心理需求特點,能滿足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健美操教學不能僅僅只關注學生運動技能與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可以進行自編、自創健美操動作,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創新,優化健美操教學內容,使其向多樣化發展;轉變觀念,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新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教師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教授,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作者:易招華 李平 單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