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建筑設計論文
一、教學主體建筑設計要點
(1)教學建筑的主要朝向應選擇當地最佳的朝向或者接近當地最佳朝向的建筑間距。學校建筑中對建筑朝向要求較高的有:普教,閱覽,辦公,宿舍;一般要求的有:自然教室,食堂,多功能廳,科技活動;要求較弱的有:儲藏,器材,廁所。設計時要根據自身需要,注意把握各種功能房間布置的先后順序。與此同時還要需考慮到建筑物對于地理位置、采光、日照、隔聲、隔熱的要求,在設計時要根據具體需要以及建筑規范的要求,進行合理的布置。
(2)建筑防噪間距教學樓和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圖書館的長邊對應,其間距不能小于25m;教學樓的長邊和運動場的間距也不能小于25m;若辦公樓、圖書館、實驗樓等建筑的長邊相對間距不可小于15m。
(3)建筑防火、日照間距為了改善建筑室內的衛生條件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圍,應該將建筑物建筑在不易受到遮擋并且可以直接的接受太陽光照射的位置,這就需要前后兩建筑物間留有適當的距離,來滿足建筑對日照的需要的,建筑日照標準按照《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的規定:滿窗日照為2h,建筑防火間距應當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4)教學區主體的建筑應當考慮地形來布置,要有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風、隔聲等效果,應當更符合建筑規范以及中小學校園各項功能分區要求,合理的組織布置給水、排水、環保、供電、防雷以及照明,除此之外還有智能系統(包括閉路電視,廣播,通訊,計算機校園網絡,防盜報警電視監控系統)。(5)建筑物夏季的防熱應當采用自然通風、窗戶遮陽、圍護結構隔熱和環境綠化等綜合方法。建筑物向陽面,尤其是東、西方向窗戶,應當采用有效的遮陽措施。在建筑方案設計過程中,應結合建筑外廊、陽臺和挑檐等等處理方法來實現遮陽的目的。加強屋頂、東西墻保溫隔熱措施,建筑圍護墻體可考慮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傳熱系數較低的建筑材料。
二、體育活動設施
體育活動場地和各種教室一樣是學校必備的組成部分,根據室外體育運動場地按《中小學校體育場地、器材配置基本標準》,第1.4條,完全中學36個班以上設置田徑場為400m環形跑道,籃球場為3個,排球場為3個,器械體操場區面積為200m2。中心城區小學確無條件的,至少須按有關標準設置籃球場兩個及60米直道田徑場一個,同時,《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GBJ99-86,第二章的第2.2.3條規定。室外運動場應為南北向布置,場地地面應為彈性地面。按規范化學校要求每生人均運動場地面積必須達到4.3m2,同時,運動場還需配備附屬設施如:看臺、升旗臺及衛生間等。學校還應設置風雨操場,風雨操場室內活動場的設施、設備應根據學校的教學要求和條件設置。
三、人性化設置
1.貫徹始終的人本關懷
人本關懷的規劃設計思想和輕松、親切、有涵養的文化建筑的營造模式是現代實驗小學設計的核心思路。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學習的概念意味著在安靜、從容、祥和之間去接受知識,因此,人性尺度空間的營造是我們規劃設計的立意之源。我們需要摒棄出現巴洛克式的空間營造模式,避免長軸線大進深的建筑群落組織,回歸細膩親切的空間景觀形態,創造多層次豐富的人文景觀,打造出親切的建筑群落。
2.文化內涵與藝術意蘊是塑造
一直以來,學生們通過視覺信息和感官信息不斷地獲得對學校性格和文化的了解,而學校的空間、建筑、景觀便是信息的源泉,也就成為學生產生集體認同和記憶的基礎。學校的設計要體現出學校對歷史文脈的繼承與發揚,有很好的貫徹了現代化教學的先進理念,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內涵與氣質,有不同于其他學校的文化意蘊校園不應是千人一面的規?;ㄖ?,而是一座魅力無窮,值得細細品味的藝術寶藏。
四、結語
學校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到經濟、實用和美觀的因素。校園是育人的環境,它應該是積極向上、充滿知識和趣味的大課堂。校園環境應當寓教于綠、寓教于樂。應創造出良好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校園的規劃設計是給學生們創造出一個積極向上、和諧美好的環境,使它既有視覺效果,又會使置身于此環境者產生心理聯想,它是一個無聲的課堂。在這個大自然的課堂里,一草一木都在孕育著豐富的思想和內涵,有著高度的啟迪感。對學生的道德、品格和修養無時無刻不在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作者:李思聰 汪海鷗 盧建志 單位:遼寧科技大學 天津住宅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