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候類型的成因與分布規律
1.1受季風影響形成的氣候類型
由于陸地和海洋的熱容量存在差異,所以同一時間陸地和海洋的溫度存在差異,氣壓狀況也就不同,夏季陸地增溫快形成低壓,海洋熱容量大增溫慢形成高壓,所以夏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冬季陸地降溫快溫度低形成高壓,海洋由于熱容量大降溫慢溫度高形成低壓,所以冬季風由陸地吹向海洋。這種由于季節變化風向有明顯變化的風叫做季風,受季風影響形成的氣候類型叫做季風氣候。由于亞洲東部在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所以亞洲東部的季風氣候最為典型。
1.1.1東亞季風
東亞季風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季風影響的是大陸的東岸,所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亞熱帶的大陸東岸,為南北緯25度—35度的大陸東岸(澳大利亞的東南部,美國的東南部,巴西的東南部溫帶和降水狀況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同,但由于不在亞洲東部,所以我們把這些地區的氣候類型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東部的溫帶地區,所以溫帶季風氣候的分布規律為35度—55度的亞歐大陸東岸。
1.1.2南亞季風
南亞季風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形成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的形成除了受海陸熱力行政差異外還受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的影響,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帶移到赤道以北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形成西南風,冬季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形成東北風。對于熱帶季風氣候來說我們只要記住它只分布在亞洲南部就可以了,如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的海南島,云南的西雙版納等地區。
1.2受其它因素影響形成的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的形成除受氣壓帶風帶,季風的影響外還受其它因素的影響。如地形,海陸位置,洋流等等。如:海拔特別高的地區形成高原山地氣候,像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脈。赤道穿過的非洲大陸的東岸由于是東非高原海拔高氣溫低降水少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而是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南美洲的南部由于安第斯山脈阻擋了西風的深入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由于深處內陸距海遙遠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部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由于處于信風帶的迎風坡再加上馬達加斯加暖流的影響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南美洲的秘魯沿岸由于受秘魯寒流的影響使得南美洲沿岸的熱帶沙漠氣候逼近赤道(洋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2.氣候類型的特點
氣候類型的特點主要是降水和溫度的描述,影響降水的是控制它的氣壓帶和風帶,以及季風的風向,而影響溫帶的主要是所處的溫度帶和季節:熱帶全年高溫,亞熱帶夏季高溫冬季溫和,溫帶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如:熱帶雨林氣候處于熱帶所以全年高溫,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所以全年多雨,那么雨林氣候的特點就是全年高溫多雨。溫帶季風氣候由于處于溫帶所以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夏季吹東南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所以夏季多雨,冬季吹西北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少雨,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就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中海氣候由于處于亞熱帶所以夏季高溫冬季冬季溫和,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降水少,冬季受西風帶影響降水多,那么地中海氣候的特點就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由于終年受西風帶控制終年降水多,所以夏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夏季溫度不高,冬季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冬季溫帶不低,所以全年溫和,那么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就是終年溫和濕潤。
3.結論
學生在學習氣候類型的過程中應該避免死記硬背,掌握規律和原理。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學習氣候類型不再難。
作者:高盼文 單位: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巴彥呼舒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