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政治課的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在以往的教學中,有些教師只是一味地列條條、寫框框,安排給學生背這個、背那個。學生學習起來也是囫圇吞棗,死記硬背。這樣掌握的知識是死的,學生不能活用,而且他們漸漸地就失去了對政治課的興趣,在政治課堂上一個個就像被催了眠一樣昏昏欲睡。那么如何改變這一尷尬的局面呢?我認為,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我們要將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學生具備的生活經驗大膽地引入到課堂教學內容上來。這就要求我們敢于對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的整理,豐富和補充現有教學內容,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將呆板的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融為一體,學生學習起來就像是在生活中掌握經驗,在掌握經驗的同時又能更好地指導自己的生活。例如,在學習《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這一節時,我就以小見大,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讓家住在勝芳的學生講一講自己的所見所聞,比如,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大貨車壓壞了平整的馬路,揚起了漫天的風沙;一個個巨大的煙筒噴出大量的煙塵遮天蔽日,使那里的天空總是灰蒙蒙的;還有,空氣中總是彌漫著奇怪的味道等等。這些事實就真實地發生在學生的身邊,學生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這樣一下就引起了他們對我國資源和環境問題的關注。我們將這些內容加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更能深刻地領悟到資源環境的重要性,比起我們的照本宣科和空洞的說教,更具有說服力,也更具有震撼力。
二、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手段
在政治課堂上,以往我們的教學常常是教師一個人在前面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埋頭地記。這樣一味地灌輸、填鴨,不僅教學效率低下,而且也偏離了我們教育的方向。怎么才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教學手段生活化。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一些時事要聞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讓學生了解當今社會的發展,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自己生活在什么樣的大環境中,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去學習政治。我們也可以采用辯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由于政治立場不同,觀念、觀點都不相同,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在課堂上開展辯論,確定甲方、乙方,找學生代表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然后開始辯論,雙方在辯論的過程就要用到自己所學的政治知識,同時也加深了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再有,我們可以借鑒話劇的表演形式,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詮釋課本中的理論知識。例如,在講《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安排一名學生充當買方,另一名學生充當賣方,雙方發生交易上的沖突,找到教師扮演的消協負責人,進行問題的解決。通過多人表演、對話以及肢體動作的加入,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清晰地明白了在生活中掌握知識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打破政治課堂上沉悶的氛圍,為學生學習知識開辟出一塊廣闊的生活化的新天地。
三、構建“生活化”的課后實踐
知識來源于生活,我們在生活中學習,目的是要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政治教學生活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構建生活化的課后實踐。有些教師認為在課堂上做足工夫,課下的時間布置些作業、練習就結束任務了。其實不然,如果我們不能引導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去,那么我們教出來的再好的學生也只是一個書呆子。所以我們要在課堂外安排一些可行的社會課后實踐,讓學生學以致用。例如,在講《市場經濟》這一節時,我們可以利用教材來培養學生的誠實守信行為,讓學生說一說對考試作弊的看法,引導他們對這種投機取巧、不勞而獲、不誠實的行為有個正確的觀念,并從自身出發做出“考試不作弊”的真誠承諾,指導自己在今后的考試中做到誠實守信。又如在講完《多種投資方式》之后,我們可以布置一個課后家庭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一下自己家的收支情況,制定出一套實用的理財方案,交給自己的父母并建議他們根據理財方案中的措施實施一段時間,月末時總結家庭的財務狀況,看看自己的理財方案是否有效。這種貼近生活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意識到學到的知識是實用的,是能夠為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幫助,從而激發出他們學習政治的動力。政治課的教學要充滿生機和活力,離不開學生的興趣,離不開學生真實的生活,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更離不開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我們有必要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生活中學習的快樂,清清楚楚地體會到生活化教學的樂趣,明明白白地知道學習好政治知識是多么的重要。
作者:王君剛 單位:河北省大城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