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數學教育論文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的意義
新課程改革體制明顯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引導與培養,提出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情感因素,充分發揮積極情感的優化教學作用,創設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在智商和情商兩個方面和諧發展,這也是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活動不是單純的傳授既有知識,而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在認知轉化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創造。實施情感教學正是為了契合這一要求,與新課改相契合的實際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理解數學知識與實踐生活的密切相關性,深刻體會數學知識在人類文明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②開拓學生的數學視野和數學素養,學會用理性的眼光來審核具體問題。③在高中數學的自我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挖掘數學理論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體驗數學知識蘊含的邏輯美感,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④通過對數學的學習,養成嚴謹、科學、一絲不茍的思想品質。
二、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實施情感教學的策略
1.注重對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性加工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數學公式、邏輯推導方式和解決技巧的講解上,而忽視了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內在潛力,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個人認知能力分割開來。情感教學法便是針對此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缺陷,建立數學教學活動的情感性和趣味性。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掘其中的情感性,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興趣性,教師要善于營造融洽的課堂學習氣氛,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均衡每個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其次,教師合理的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將抽象的數學教學內容通過形象化展示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2.注重利用數學與日常生活、其他學科的聯系
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與其他高中課程有著極其廣泛的內在聯系,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此點來深化情感教學。將數學教學在寬度和深度上進行延伸,高中生對社會生活的接觸面逐步擴大,對社會生產各個層面的知識已有初步的了解。抽取生活中與高中數學概念有著內在關聯的實例進行講解,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分析彩票中獎的概率性知識、手機通訊費的函數問題、交通紅綠燈設置的排列組合關系、信用卡使用的利息計算等方面的數學知識,在此種結合實際問題進行數學知識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人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涵,提高學生的悟性和對數學課堂的認同性。糾正學生認為學習數學知識“無實際用途”的錯誤觀念,這對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意義重大。
3.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注重教學的過程
大多數學生對數學教材內容的認識觀念是枯燥而無趣的,其中沒有任何的情感可言,是公式、概念,定理的集合體。大部分教師也認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是難以實行和毫無道理的。但實際上數學教材內容中蘊含著許多情感因素,數學公式定理中蘊含中豐富的邏輯美學,包括幾何學的立體美、構造美,排列組合中的和諧美,函數中的簡潔和邏輯推理之美等。教師在實際教學要要善于抽取公式中的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的數學哲學情操。其次,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注重教學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把靜態的數學教學轉化為動態的師生互動模式,讓學生參公式推導、定量驗算和實際例題推理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在每個教學步驟中都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經驗交流、思維形式歸納、定理的延伸應用等多方面的情感體驗,以此在豐富教學活動內容的同時,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作者:羅羽 單位:廣西玉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