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時事教育和政治教學相結合的效果
1、用新聞熱點開始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老師能否充分得培養學生對初中政治的興趣,關鍵在于能否創造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將學生們導入新的課堂。用最新的國內外新聞熱點作為一堂初中政治課的開場能夠幫助師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在初中政治的備課過程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吸收有意義的時事新聞。在上課前通過提及時事新聞導入課堂,則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2、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時事新聞,提高學生認識能力
時事新聞的顯著特點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深厚的思想性。而在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時事材料雖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在初中政治課堂上穿插一些具有很強的新聞時效性的時事,增強實例的新鮮性和現實性,從而使得學生對課本知識點有更全面的理解。在初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把國內外的時事新聞和教學內容相結合來分析課本知識點,通過理論和現實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現實問題的解決能力。此外,在此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時事新聞一定要和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聯系性和說明性,以確保時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學相結合的效果。
二、如何選擇時事新聞
為了確保時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學相結合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筆者認為教師在時事新聞的選擇過程中,應注意一下幾點:
1、注意時事新聞的時新鮮性和現實性
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所引用的時事新聞,應該充分注意其時效性、新鮮性,這有這樣才不失時事新聞的特征,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此外,還應注意所穿插的時事新聞應該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實踐有著一定的交集,要從學生們的身邊出發,向國內、國際擴散。引用和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相貼近的時事新聞,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初中政治課堂的實效性。比如說,在《大長今》風靡國內的時候,我正在講授初中政治哲學部分的內容。在講到發展論、矛盾論等理論知識的時候,學生們會感到陌生和枯燥,但是我經常會引入《大長今》中里主人公的實例來分析課本上的理論,收到了不錯的課堂效果。學生們不僅注意力被提高了,而且對理論的理解更直觀、更深入。
2、注意時事新聞的時效性
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新聞熱點時時刻刻得發生在國內、國際的每個角落。每天都有豐富多彩的時事新聞被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傳遞給社會。教師在選擇時事新聞和初中政治教學相結合的時候,更應該注意所選擇的時事新聞的時效性。教師只有全面、靈活得選擇時事新聞引入到教學過程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時事新聞的選擇不在于數量的多少,而在于質量的精煉,只有引入有針對性的時事新聞,才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得理解課本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注意時事新聞的綜合性
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引入的時事新聞應該注重其綜合性。所謂的綜合性,就是要綜合、全面的分析所選擇的時事新聞,從多個角度、層次來理解。比如,在講到國家政府職能的時候,我們可以引用國家“抗震減災”的新聞來分析,政府是如何充當人民旨意的捍衛者和執行者,政府是如何通過財政調節資源的配置和社會保障的支出等。這些空洞的理論的知識,通過學生們所關注的新聞時事來分析,增強了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通過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來分析新聞熱點,避免學生片面看待新聞熱點,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將社會和課本理論知識看成一體來學習。
三、總結
總之,在新課改的大浪潮下,將時事新聞和初中政治教學相結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引入有關國內外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時事新聞,培養學生們關注社會、理解時事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作者:宋娟 單位:遼寧遼陽市教師進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