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變工作思想,變革服務形式
1.1高職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以技能教育和就業教育為主,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高職院校將“以人為本,服務至上”作為人才培養的原則。因此,學校在進行圖書館建設時必須要把滿足學生需求,加強全面教育作為工作目標,充分把握學生的閱讀需求,積極調整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水平。一方面,學校應進一步擴充館內圖書資源,建成文獻信息資源豐富、技術手段先進和服務體系完善的高等教育文獻信息保障體系;另一方面學校還要建立充分體現自身辦學特色和亮點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模式。
1.2發揮創新優勢。在高職院校的發展過程中,學校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在專業資源積累上也具備了自己的優勢。在圖書館建設上,學校如果能將這些資源高效整合起來,有計劃地轉化為數字信息資源,建立特色數據庫,提供優質特色服務,就能實現資源共享,滿足讀者多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1.3開展課題跟蹤服務。圖書館應根據學院課程設置及專業特點,設立學科館員主動聯系各系部與教學一線教師,從教學重點和任務出發,積極為他們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并對于搜集的資源進行整合、分析,有選擇的提供給他們,提供連續性、針對性的跟蹤服務,使搜集的信息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變被動服務為主動出擊,積極開展個性化服務,主動為各學科讀者提供高水平、深層次服務。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強化館員素質,培養復合型人才
2.1加強復合人才培養。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逐步加深,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數量到質量上都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傳統的單一型人才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復合型人才越來越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向。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上,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意識教育,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和職業觀念;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生的業務素質教育,建立有效的學習機制,圖書館工作人員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加強新技能的學習,研究新的管理方法。另外,高職院校還要注意人才引進,培養一批專業的復合型圖書館人才隊伍。
2.2網絡時代的到來,圖書館館員除了具備基本的業務素質外還要具備信息處理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解答讀者各類問題的咨詢能力等綜合能力,這就要求館內建立良好的培訓機制,館員必須通過培訓的手段來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工作能力,才能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從而使其自覺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更好履行崗位職責,實現任務目標。
2.3實施崗位輪換制度,防止圖書館工作分工過細,造成圖書館員視野不寬,能力單一。要在不斷地輪流換崗中,適應各種崗位,了解圖書館全貌并樹立全局觀念。通過輪換崗位增強館員之間的交流,避免長時期在固定的崗位對于其他館內工作漠不關心、“各掃門前雪”的現象出現,另外可以充分發揮留崗人員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優勢,帶領換崗館員熟知崗位工作,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3、利用學生讀者優勢,加強宣傳力度
3.1圖書館設立勤工儉學崗位:①勤工儉學的學生本身是讀者,同時又在為讀者服務,是溝通讀者與圖書館的橋梁和紐帶,作為校園里廣大讀者中的一份子,便于與其他同學及時溝通,有利于信息反饋,推進圖書館工作;②有力緩解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壓力,可以延長圖書館開館時間,擴大服務范圍;③勤工儉學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讓圖書館的日常工作呈現在了讀者的監督之下。館員培養學生對工作的責任感和進取心,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榜樣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這也在無形中提高了整個圖書館的管理水平與層次。
3.2建立“書友會”,聘請“榮譽館員”,本院按照一定的目標、宗旨、規定(會規),建立一種以書為媒介,組織成員互相學習,共同討論,發表個人的讀書心得見解,分享讀書的樂趣,由此相互啟發、促進思維、共同提高的群眾性讀書組織———書友會。另外根據年度讀者排行,聘請充分利用館藏文獻,借還率高,熱心為圖書館提供各類文獻信息,尊師愛書的文明讀者為“榮譽館員”,適時地參與圖書館工作。
3.3利用圖書館資源,意在培養讀者讀書興趣,鼓勵讀者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積極組織“讀書節”、“讀者演講比賽”、“讀書征文比賽”、“專題講座”、“讀者座談會”等活動積極引導讀者多讀、善思、會寫,不斷攀登新的科學高峰。為圖書館與廣大讀者有利的溝通搭建平臺,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資源。
4、總結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學校辦學的重要條件和組成,是學校進行人才培養、教學管理、科學研究的重要機構。現在高校圖書館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作為圖書館的第一資源,對實現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圖書館建設時要緊緊圍繞“高職教育”這個主題,培養應用型人才。
作者:高菲 單位: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