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音樂論文
一、讓課堂教學設計充滿生活味
“表現”是音樂學習的基礎內容,是學生非常希望參與的表現形式之一。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站在學生的立場去開展教學設計,創設學生容易理解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去理解歌曲中的音樂知識,師生互動同樂,在演唱中享受快樂,不斷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潛能,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快,引發情感的共鳴。
1.游戲引入
有趣的游戲、小故事能調動學生們的思維,也能喚起學生們的好奇心。兒童的本性是愛玩好動,對單調的音樂知識,他們會覺得呆板、遙遠而疲于接受,那么,簡單有趣的游戲不但能創造一種有節奏、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氣氛,而且會使學生們覺得音樂并不陌生,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攻克歌曲學習的難點,充分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新理念。
2.設置“藝術擂臺賽”
小學生的音樂知識面比較狹窄,但對音樂感受能力很強,自我表現欲特強,他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跟著音樂節奏翩翩起舞。在演唱歌曲的教學之中,教師可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創設一個“演唱擂臺賽”:根據歌曲內容和演唱形式分為多個小組進行PK,并由師生共同評選出三個獎項:優、良、差。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歌曲演唱的熱情、活躍氣氛,又輕松地鞏固了歌曲演唱,增強了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激發學生的表演潛質。
二、讓學生走進生活中的音樂
在中外美學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趣味無爭辨。”這就是說,一個人喜愛什么音樂,不喜愛什么音樂,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對他們的教育引導。低年級兒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審美趣味是狹窄的。2011版音樂新課標倡導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擴大學生音樂審美的視野,要讓學生不僅喜歡當代音樂,還能對古代、近現代一些優秀音樂作品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在欣賞馬斯涅的小提琴獨奏曲《沉思》一課時,我先安排了學生欣賞跨越古典、搖滾及流行音樂掀起樂壇美炫風暴的另類小提琴演奏家陳美的演奏曲《風暴》,激起學生對小提琴演奏的興趣,再引導學生對比聆聽《沉思》,通過學生喜愛的音樂拉近了他們與古典音樂的距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通過各種課內外教學活動,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更要注意培養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各種音樂的能力,使學生逐步了解音樂與生活的關系,使學生更加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要注重從平時的音樂教學實踐中總結、提煉,揚長避短。讓“感受與欣賞”教學充滿生活味,讓課堂教學設計充滿生活味,讓學生走進生活中的音樂。讓我們的音樂教學更加精彩,更加貼近生活!
作者:陸小青 單位:江蘇省大豐市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