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道德教育論文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中學生道德教育陷入困境
1、傳統道德觀與多元文化下的道德觀沖突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一直流傳到現今。在多元化文化影響下的今天,人們的道德觀念也開始多元化。由于道德價值取向以及文化基礎都有所差別,傳統道德觀與現代多元文化下的道德觀的沖突難以避免。當教師教給學生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時,學生可能說超前消費觀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教師教給學生中庸之道時,學生可能會說我們應該需要與眾不同、敢為人先。如何讓學生繼承與傳遞著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觀,使傳統道德的精華在新的文化視域中依然璀璨。如何正確的引導中學生接受利于他們發展的一些新的現代道德觀念。如何調整傳統道德與現代道德之間的關系,是道德教育必須面對、無法回避的問題。
2、道德教育以一元為主導與學生的多元需求的矛盾
教師承擔著傳遞主流意識形態的責任。中學道德教育的課程內容基本上由社會主流文化所決定的、與社會文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然而在多元文化下的今天,學生處在一個高度開放、自由的社會背景下,他們通過網絡、電視,大眾媒體不斷了解各式各樣的道德價值觀念。這些道德價值觀一改往日教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單一性的道德教育。呈現出多元并存的特色,其內容也豐富多彩。中學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接受能力快、認知能力較強的時期。而在一個多元文化并存的社會中,教師進行整齊劃一的道德教育,忽視學生的背景和現實需要,這樣的德育不僅使學生難以真正接受,而且也不適應多元文化發展的趨勢。
3、道德教育逐漸被忽視甚至扭曲
在教育實踐中,道德教育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自由、全面、和諧的發展,然而現代道德教育卻逐漸偏倚。道德教育逐漸為智育讓路。道德教育相關科目的學習也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人們對道德教育逐漸形式化、要么將道德教育理解成只會講空話的幌子,要么認為進行道德教育占用寶貴的學習時間。在教育過程中,學生道德水平究竟如何、身心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是否真正的實現全面發展統統被忽視。甚至有些學校還傳遞著扭曲的道德觀念。某高三畢業班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努力迎接高考,在黑板寫著沒有高考,你們以后哪能比的上富二代、官二代。學校以這樣一種觀念,鼓勵學生努力讀書,告訴學生現在的學習努力就是為了將來的一份好工作,過上很好的物質生活。這樣極具功利化的價值取向下顯然是不符合我們道德教育的要求。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中學生道德教育對策
1、主導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指導思想
在多元文化下的今天,道德教育是否應摒棄一元主導,改為傳遞多元文化社會中存在的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這樣的道德教育方式雖然滿足了學生的多元需求,引導學生與時俱進的接受并尊重社會文化價值的多樣性。但是因為主導思想的缺乏,容易導致學生在多元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面前無從選擇,無法判斷,另外一方面如果以主流價值觀一元主導,建立絕對統一的中學德育課程內容,雖然可以使學生在多元價值中進行道德選擇、道德判斷,學習正確的價值觀,但忽視了學生對于多元文化的需求,強調整齊劃一的中學德育,導致了道德教育與現實社會生活相脫離,無法真正的得到學生的內心認同。所以道德教育需將這倆種道德教育方式有效結合,既需要主流價值觀的指導,也需要接受并尊重社會文化價值的多樣性。中學德育的課程內容要堅持一元主導性為根本。在主導道德觀的指導下尊重學生的實際或文化背景的需求,做到統一與靈活的結合,盡量避免整齊劃一的道德教育。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和教育環境實施多樣化教學內容。并考慮地區間、民族間的差異靈活具體地安排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內容。
2、重視學生內在真實體驗
如今,我國教師在進行道德教育時,仍然是灌輸式的教學,重視學生認知的教育,忽視情感交流和道德實踐。學生對于教師所傳授的道德教育的內容缺乏體驗的過程,也就沒有情感上的認同,無法真正的到達知情意行的統一。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進行道德教育,重視學生的內在體驗顯得格外重要。道德教育需要通過學生自身的體會與感悟、選擇、判斷、反思來進行。教師在此過程中充當引導者。多元文化下的道德教育開展形式可以盡量豐富多樣。可以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大自然等具體情景中讓學生親身感受。讓學生通過實踐來喚醒學生的道德認知,通過實踐讓學生對道德教育內容產生認同感和共鳴,從而有效的提升道德境界,實現應有的德育效果。在多元文化下的道德教育不僅需要學生的真實體驗,還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實踐中體會到的真情實感,在課堂上相互討論與交流,整個過程是平等、開放的、互動的。在這樣一個價值觀念多元的環境中,學生在實踐中的體驗也是多元的。學生在與教師以及同伴對話中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價值取向,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理解判斷應該擁有怎樣價值取向怎么的道德觀念。(本文來自于《文學教育》雜志。《文學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三、總結
多元文化在我國的繁榮發展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對于教師那種說教式、照本宣科的德育方式必然存在著遠離日常生活、功利化等等一些問題。中學德育課程高度統一,忽視學生內在文化需求,也無視社會上多元文化的存在。這種道德教育只會進一步加深一元文化與多元文化之間的矛盾。對于多元文化的當今,教師應該正視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念。加強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思維能力。通過學生自身的體會與感悟,自主選擇、判斷讓學生擁有內在真實道德體驗。
作者:羅羽婷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