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高中數學論文
一、以數學學科之重要贏得學生好感
1、它是訓練我們思維的體操。它可以使人的思維靈活、敏捷、嚴密、深刻、廣闊、創新、批判,而不是呆板、遲鈍、因循、膚淺。我們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認知結構入手,從身邊的數學知識講起,那么,我們的學生會從實際需要出發,產生對數學的求知欲。2、數學推動著科技的進步。通過數學計算,當年的牛頓對發射人造天體有所預見,如今過了將近三個世紀,我們才實現了這一預見;還有,幾乎完全是在數學理論的指導下,人們研制了電子數字計算機,而對這個偉大的科技進步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的是數學家馮諾依曼和圖靈。
二、以數學學科之神奇博得學生喜愛
在學生眼里,數學可能很難,但老師要說神奇,他們不一定相信。在高一師生見面第一課時,我就播放了事先做好的課件,從“1×8+1=9”一行一行一直排到“123456789×8+9=987654321”,學生瞪大了眼!接著,我又從“1×9+2=11”排到了“123456789×9+10=1111111111”,學生叫出了聲,還有,從“1×1=1”排到“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學生大呼太神奇了!從此,學生愛上了數學,愛上了我。
三、以數學學科之美,激發情感養成
數學學科之美魅力無限,也無處不在,我們要善于充分利用這一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關于數學之美,我給學生引用了克萊因(美國數學家)的話:“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卻能提供以上一切。”比如數學之簡潔美:從具體數用字母表示是一次飛躍,但字母表示數,文字語言得到簡化,給書寫帶來較大方便,體現了還有數學的奇異美:我給學生舉了蒲豐關于圓周率的“投針實驗”,此方法奇妙,真的令人拍案叫絕。數學的和諧美,結合學生已有知識,我給學生展示了利用“黃金分割律”構造的精美圖案,讓人賞心悅目,獲得視覺美的享受。
四、以課堂教學之術,融洽師生情感
數學課堂是師生教與學的雙向活動。融和諧、融洽、熱烈、愉快于一體的課堂,師生間的友好情感會貫穿其中,這對提高我們數學課堂效率大有裨益。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學生可保持精力的旺盛,保持興趣的盎然。教師要注意:1、把握課堂節奏,張弛有度,并切實解決中心問題。教師可根據內容重點提問學生,也鼓勵學生提問,引導他們深度探究。加強和培養學生的參與與探究意識;2、教師講課必須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深入淺出,思路清晰,環環相扣;3、聯系生活實際,運用類比或比喻,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數學情趣,使他們在愉快中接受新知、突破重難點;4、要盡量用數學學科本身的魅力,活躍課堂氣氛,比如一題多變、一題多解;5、講解習題必須剖析整個思維的過程,有時可以故意設置錯誤,讓學生以此為戒。教師要糾正錯誤,分析錯因,使學生在知道“是什么”的同時更要知道“為什么”。如此,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方面不斷變換,力求多彩課堂,就會使學生好學、樂學。(本文來自于《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簡介詳見)
五、以創設成功之機,升華學習情感
巴甫洛夫認為:大腦在受外界刺激時,若原有的大腦活動得到發展,那么人就產生積極的情感。當學生從學習中體驗到成功時,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增強自信,將情感升華為學習的動力,并形成良性發漲態勢。因此,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要善于用“發現法”,引導學生探索。在教學設計時,要符合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時的學習心理,要善于從質疑入手,設置新穎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帶進探索之路。為學生創設成功之機會,就要加強對學生的自我評價的正確引導,用“成功者”是角色去評價、鼓勵他們。還要幫助差生及時彌補知識方面的斷層,調整學習方法,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予以鼓勵,促其積極思維,激發他們更強的求知欲。
六、總結
總之,數學學科中的情感教育涉及很多因素,要求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達到數學教學的最優化。
作者:趙鋒麗 單位:山西省襄汾縣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