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高中數學論文
一、數學體驗式教學特點
1、重視情境
數學的體驗式教學強調了合適教學情境的創造,教師不應再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書”,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需通過對教學意境的重視、創造,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更好地掌握知識。
2、學以致用
體驗式教學是注重學生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是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探索,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從而使學生可以實現學以致用。
3、加強師生交流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將學生的理解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自我,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簡單的提問或者恰當的語言交流都能夠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方法
1、構建教學情境
適宜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更充分的體驗數學,通過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對重、難點的探析。那么怎樣構建數學體驗式教學的情境呢?下面根據一個例子詳細介紹一下。例如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情境構建如下:教師通過多媒體將這個情境放映在屏幕上:問小明購買養老保險,從25歲開始到45歲共交納20萬,在小明55歲退休后每年可以通過這項養老保險每年獲得5萬養老保險金,并且在小明獲得退休金的同時每年還退還1000元的保險金,那么提問假設小明75歲因病去世,將這種保險方案和將20萬存入銀行并且利率為4%的方案比較,那種情況小明獲利最多?根據問題給予學生思考談論時間,最后教師公布答案,因為答案的差距在百萬以上,學生會特別的好奇,那么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獲得很大的提升。
2、支持學生融入情境
眾所周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上文提到教師的情境構建,因此這時就需要學生能良好的融入到教師構建的情境中。通過以學生為主的參與,學生之間的討論、探索,從而可以使學生融入到教師構建的情境,教師在學生融入情境后,通過引導,讓學生對自身的疑問進行解答。例如在講到《圓錐曲線方程》章節“橢圓的簡單性質”這一塊內容的時候,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學生在生活中知道橢圓的形狀以及相關橢圓形狀的物體,但是對于橢圓性質的認識卻不夠深入客觀。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要求學生動手畫圖:利用細線,將細線端點固定,且要求細線的長度大于固定端點間距離,用筆拉緊細線,并移動畫圖。同時布置問題:細線的長度和畫出圖形的特點有無關系?畫圖過程中,什么不變?(本文來自于《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簡介詳見)
3、加強學習交流
教師情境構造,學生融入情境,還不能完全體現體驗式教學的教學精髓,另外重要一點就是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內心肯定會有很多的疑問,那么這時教師就可以留有時間分組討論,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探索,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所學內容,對于小組之間的疑問就可以讓老師進行答疑。學生對產生疑問的地方有所重視會對該部分的印象特別深刻。這樣就實現了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三、總結
高中教育在學生的受教育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高中的數學教學中為了能夠使學生充分到參與教學中,實現“以學生為主”的新課標要求,就需要進行體驗式教學。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通過主動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將有利于成長為祖國需要的優秀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貢獻。
作者:吳永浩 單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