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英語論文
一、從基礎入手,扎實學生基礎
對于學生來說,一個良好的聽力習慣是關鍵,扎實的基礎才是重中之重。相對于初中而言,高中階段的聽力對學生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高中聽力將無從下手。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基礎入手,扎實學生基礎,從而促進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如,教學詞匯時,抓住詞匯中的重點單詞加強理解和記憶,英語聽力中常出現的單詞要做歸納,把握好它的英式讀音和美式讀音,掌握其基本的構詞規則。
一些常用詞的基本詞性、詞義,常用詞的搭配及意義,常見成語、習語和俗語等要要求學生牢記。這樣可使學生明白豐富詞匯量是學好英語最重要的基礎,也是搞好聽力的關鍵。其次,聽力中常出現的一些基本的句子結構,比如說一些并列句和復合句以及一些常見動詞的基本句型,老師要要求學生做到精確理解并掌握其結構及含義,記憶并能熟練分析各種句子結構的成分,辨別構成成分的特征。英語聽力能力的形成是英語學習過程中長期總結的結果,增加學生詞匯量,加深常見句型及語法的理解和運用,讓學生從學中慢慢積累,從積累中慢慢提高。
二、充分利用課堂,加大學生聽力練習量
英語聽力的提高并非是一兩天的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充分的利用課堂,加大聽力訓練量。堅持多聽??聽課文錄音;常聽??天天聽、反復聽(聽不懂的詞、句要多聽幾遍),并注意結合朗讀訓練,把聽與說結合起來,循序漸進,才能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聽得多,聽得熟,學生就能很好的把握住錄音中的信息,明了錄音內容。教學過程中多進行一些聽說結合訓練,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浸”在英語錄音播放中,久而久之,聽力定能提高。
另外,要求學生要多跟著錄音模仿外國人的語音、語調,從而培養出屬于自己的地道的語音語調,只有自己說話流利,才能對別人的對話做出快速的反應。新教學大綱指出:“聽和讀是輸入,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聽和寫的輸出能力。”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等信息交流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環境與氛圍,也就是語言情境。所以,教學過程中還應向學生提供大量的聽力材料,開展以聽為主的活動,是擴大學生語言輸入的好途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對培養語感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倡導學生閱讀
閱讀是豐富學生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倡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單詞量,通過對一些語篇表達風格的認識來為英語聽力打基礎。閱讀的內容可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初讀者可選擇情節簡單、篇幅較短、生詞較少的讀物,隨著詞匯量的逐漸積累和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逐步過渡到閱讀英文原版注釋讀物和原版讀物。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選編或指導學生選讀與教材同步、體裁多樣的閱讀材料,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與課文相關的美文學作品、小小說、笑話、小故事等,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也不脫離教材。其次,我們還可以充分運用現代媒體優勢,豐富教學手段,行之有效地運用網絡、電影、電視節目中的音畫,有效地把視與聽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聽的實踐。視頻能幫助促進學生的理解,畫面與聲音的結合給學生提供了全新的感受,使學生體驗到聽的樂趣,增加成就感。
四、總結
以上是筆者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一些見解和看法,聽力是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是我們英語教學工作者必須關注的問題。提高英語聽力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的總結、創新,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去提升高中聽力教學質量。
作者:孟小麗 單位:四川省青川縣青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