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歷史論文
一、幽默的教學語言,激活課堂
隋唐時期的商業發展,可總結為兩個“外”。其一,外商多;其二,對外貿易發達。那時的長安,堪比如今的紐約。全世界人民都在說,倘若你愛他,就將他送到長安去,因為那里是天堂。再如評價“重農抑商”時,教師是這么說的:關于“重農抑商”,同學們可以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因為歷史本來就是認識,并非固定思維。但是呢,別想著吃我的現成的,若是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另外,當課堂上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做其他“小動作”時,教師可運用“雙關”等修辭手法,既營造出幽默歡笑的氛圍,也可靈活提醒學生注意認真聽講。當然,教師還要意識到幽默只是手段,需要適當適度,切忌為幽默而幽默,以免“畫虎不成反類犬”。
二、趣味的學習活動,激活學生
新課程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所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若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有效把握知識,則需要精心設計趣味多樣的學習活動,給學生創造綜合運用、實踐體驗的平臺,營造出開放、互動、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動起來,主動探尋知識,轉變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如在歷史新授課教學中,教師可組織課堂討論、辯論、角色扮演、探究合作等多樣活動,給學生更多的思索與自學的機會。或者組織新聞發布會、知識競賽等綜合活動,讓學生在活躍、愉悅的課堂活動中完善認知結構。例如:歷史復習課教學,教師可組織“趣味歷史知識競賽”活動。活動目標:引導學生自選設計競賽試題,共同制作活動課課件,參與知識競賽搶答活動,體驗歷史,明白歷史就在身邊,提高對歷史的學習與探究熱情,并更牢固地記憶知識,豐富知識積累。
活動要求:①競賽組織:教師與幾名學生代表組建競賽領導小組,負責征題、制定比賽規則,擔任主持、評委等,其他學生構建小組,分組答題。②競賽內容:以教材內容為主,并引入適量的與之相關的時事政治與課外知識?;顒舆^程:①必答題版塊;②急流勇進,包括:1)情境再現:多媒體呈現有關圖片,回答問題。比如播放影片,說說放映的是哪一戰爭,或者聽歌曲說歌名。2)歷史診所(即判斷正誤,如果錯誤,予以改正)。比如:在盧溝橋打響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槍聲,揭開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序幕。3)鄉土史話。比如:新四軍挺進江南的第一仗是什么戰斗?③學以致用:如果要拍一部名為《孫中山》的電視連續劇,假設你是編劇,聯系所學知識,講講孫中山相關的事情(最少兩件)。這樣,通過趣味競賽活動,可引發學生好勝心理,讓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復習回顧所學知識,也能拓展視野,積累知識。
三、多變的教學手段,愉悅課堂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若想要營造出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歷史學科的樂趣,則需要注意教學手段的靈活性與多變性。尤其是在新課程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避免單純口頭講授,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歷史圖片等教學手段,優化歷史課堂教學,誘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突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造愉悅歡樂的歷史課堂。一方面,引入現代電教手段,優化歷史課堂。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適當運用現代技術,拓寬教學空間,而不單單是語言傳授。如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需求,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將幻燈片、投影儀、錄像等媒體搬入課堂,進行輔助教學,創設聲音、圖片、文字相融的教學情境,讓同學們更直觀地感知歷史人物與事件,轉變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活動,引發學生參與熱情,打造生動活躍的歷史課堂。
如教學《原始的農耕生活》時,教師可運用遺物圖片、歷史文物、小黑板、投影儀等教具,運用圖表法、聯系講述法、討論法、圖片分析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更直觀地感知與理解中國原始農耕經濟的情況,明白其發展對我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另外,還可以借助編演歷史劇等方式,幫助同學們親身感知歷史情境,更深刻地理解歷史知識。如教學《大變革的時代》時,引導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課堂上緊扣劇本的編寫進行小組討論,形成歷史課本劇《商鞅變法》,然后課堂表演與評說,在愉悅的氛圍中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識。
作者:董萍 單位:江蘇省鹽城景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