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
1.1畢業生人數增加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加強,地方高校的畢業生人數也在迅速增加,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導致了就業難度的增加,從而產生出了許多就業問題。畢業生人數的增加是就業問題中的根源所在,由于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畢業生總量的增加,在增加了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同時,也增加了社會競爭壓力。我國的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除了應屆畢業生之外,還有大量往年積累下的畢業生。并且其他就業人員的出現,更是加劇了應屆畢業生就業的困難。并且招生規模的擴大,也導致了地方高校教學質量的下降,使得用人單位以學歷最為人才的衡量標準,非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因此喪失了許多優秀的工作機會。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轉向大眾化,為畢業生就業帶來許多壓力,但這種轉變卻是教育發展的重要過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不可避免,但在這一過程,我國的社會經濟也處于蓬勃發展時期,這種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對我國的畢業生提出更高的標準,也使得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而地方高校因為在生源方面不占優勢,因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很難與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相適應。而招生人數的增加,也為地方高校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地方高校在進行擴大招生規模之后,卻缺乏相應的后續政策,學科和專業的設置往往局限于師資力量上,從體制上制約了自身發展,并且沒有特色的教學內容更是讓地方高校的教學水平沒有競爭優勢。因此地方高校應對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相應調整。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并且為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
1.2就業觀念的落后
我國高等教育在進行擴大規模招生之后,許多學生得以進入到大學之中進修,但許多學生卻因此而自滿,在就業的過程中,因其落后的就業觀念,從而失去了許多優秀的工作崗位。而根據我國目前用人單位的現狀,中西部地區和大量的基層崗位對大學生有很大的需求量,因此大學畢業生的過剩這一觀念,是針對崗位而言的。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于畢業生自身的就業觀念落后,過分強調專業對口,刻意追求高薪職位,從而出現理想與現實相脫節的現象,使得地方高校的畢業生就業問題更為嚴峻。
2、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相應對策
2.1消除供需矛盾
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體系中,作為重要的獨立辦學實體,其人才能否與社會需求相適應,是地方高校教育發展的關鍵。因此地方高校應及時對市場需求進行調查,從而做出科學預測。在教學規模擴大的同時,完善評估督查機制。并通過對教學方式的改進、教學目標的調整、教育資源的整合從而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對供需矛盾的消除,地方高校應從師資力量加強、專業合理設置、和教學內容改進等方面著手,積極開辟相應途徑,增強學生的就業實力。
2.2拓寬就業途徑
地方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會對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作用,因此地方高校應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積極疏通大學生就業的渠道,并對大學生的就業途徑進行拓寬,從法律角度來保證大學生非正規就業的地位。并為地方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過程中,提供信息支持、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并對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并設置相應的激勵機制,從而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發展。
2.3轉變就業觀念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增強,地方高校也應該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念,讓大學生通過自身勞動來進行價值體現,并且樹立激勵機制,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自主學習,并開設相應的就業指導課程,調整畢業生就業心態,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擇業能力。并對大學生樹立較強的適應性就業觀念,優化知識結構,明確自身發展方向,從而在思想觀念中解決就業難題。
作者:肖楠 劉雅娜 唐加冕 單位:河北石家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