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一、采取多種閱讀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體驗后,筆者就會讓學生自主發言,說出自己在完成對比閱讀之后,對兩段描寫的體會。在筆者提出這個要求以后,很多學生都積極舉手,說出了自己對文章描述的感受,筆者大致總結了一下,學生認為在《滄海日出》中領略到了日出景象的輝煌和磅礴,而《海上日出》則給人們一種奮發向上的積極精神,激發出人類積極進取的精神。像這樣的對比閱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無論是閱讀節奏的掌握還是描寫形象的建立,都會讓學生對文章閱讀的直觀感受有所增強,進而構建出敏銳的語感基礎。
二、發掘教材特質,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提升
小學語文教材所涉及到的閱讀材料多種多樣,筆者認為教師群體要對其內容進行充分的分析研究,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輔助其構建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得到陶冶,與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心靈層次的交流。
老舍先生的《林?!罚枪P者自己較為喜愛的文章之一。那行云流水般的語言,飽含著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三次“親切舒服”感覺的抒發,讓學生體驗到了其意義所在。簡單的課堂交流,同學之間的彼此交流中,了解到了林海的廣袤、山嶺的柔情,進引發對大興安嶺建設者的感恩和敬意。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們的閱讀思維,拓展其閱讀視角。
筆者還記得,在介紹茅盾的作品《白楊禮贊》時,作者就表達了自己對白楊的喜愛之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對白楊樹進行描寫,從白楊的生存環境到樹木的整體姿態,都進行了十分細致的描述。通篇利用象征的文法,表述白楊樹形象不凡的同時,贊揚了頑強抗戰的西北軍民,對他們堅毅、質樸且積極上進的革命精神進行歌頌,由衷地表達了作者對抗戰英雄的敬仰和崇拜。每一種情感、每一絲體會作者都將其融入到了詞句之中,筆者就挑出一些象征意義較為明顯的語句讓學生們進行閱讀,從中慢慢體驗出作者的意圖所在。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闡述,我們知道了應該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文章閱讀的核心所在,從而使得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教材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材料,教師群體必須充分利用其特質,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開發,并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總結
綜上所述,筆者結合了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效率做了簡要的分析,并以教學實例的形式展開了論述,重點就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教師閱讀課堂的引導開展了較為詳盡探究。指明了小學閱讀課堂的中心所在,并闡述了自己對閱讀教育的看法。借助這篇簡短的文章,希望能對各位教學同仁在閱讀課程的教導中起到輔助作用。
作者:袁瑛 單位:重慶市忠縣野鶴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