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音樂論文
第一篇
一、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是開展快樂音樂活動的深化
音樂是詮釋情感的有利語言,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具有足夠大的想象空間,在無聲無息間使人們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品味得到了提升,靈魂得到了凈化。這是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知識文化無法滿足的。所以,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利用音樂的這一特征,帶領學生領略音樂的鳥語花香,使學生能夠感受音樂的靈魂,從而更深層次的去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澆灌學生心中音樂的種子,使音樂之苗在學生的內心扎根發芽。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了解學習音樂,逐漸感受音樂給自身帶來的神奇與美妙,懂得在現實生活實踐中審視音樂,創作音樂。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積極樂觀的美好品質。將此重擔交給廣大辛勞的教師們,培養出積極向上具有音樂創造力的優秀學生。
二、應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措施———快樂教學的關鍵
(一)故事導入,快樂聯想音樂
對于一篇文章來說,一個標新立異的開頭是吸引讀者看下去的關鍵,所以對于音樂教育模式也是一樣的。在課堂教育中,引入一個有趣的話題同樣也能強烈吸引學生的目光,刺激學生對求知的欲望,為學生的學習創造動機,使學生快速投入到學習狀態當中。小學生大多喜歡看童話故事,所以教師可以采用以故事引導故事開頭的教學模式。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吸引了學生的目光之后,要利用故事將所要講授的教學內容融入其中,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易于理解,從而極大的提升了教師的授課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律動表演,快樂體驗音樂
因為小學生自控能力弱,所以在課堂上學生經常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亂說話等現象。律動表演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從而避免此現象的發生。所以,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可以按照歌詞內容編改一些簡單的動作讓學生聽著節拍進行律動,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玩耍中找到對音樂的興趣。同時,在律動中能夠培養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同學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在緩解課堂氣氛的同時,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健康茁壯成長。
(三)趣味游戲,快樂感受音樂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不能一味的學習。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允許學生輕松一下。為了避免課堂“一鍋粥”局面,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所有同學一起參與的小游戲。由于有些同學上課溜號,做游戲具有傳染力,會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游戲中學生的好勝心極其強烈,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相應的穿插些教學知識點,不僅使學生身心得到緩解,而且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把握會更到位,印象更深刻,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四)自制樂器,快樂享受音樂
音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具有靈活的創造性的特征。學生對各種新鮮事物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教授學生打擊樂器這一能力。打擊樂器不僅僅可以學會一種音樂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五線譜只是理論運用于實踐中,還會使學生親身體驗彈奏音樂的自豪感,感受音樂賦予的美妙與力量,從而提高音樂技能,培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挖掘音樂潛能,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三、總結
總之,為了使孩子在音樂的殿堂中盡情展示自己,教師首先要在課堂建立快樂教學的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揮,暢所欲言,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情,開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在快樂學習音樂的同時讓學生體會音樂的美妙,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體會音樂之魂。
作者:王曉梅 單位:吉林省梨樹縣郭家店鎮第二小學校
第二篇
一、創新教學模式,創造互動氛圍
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表現欲望,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表現欲望更強烈。教師要體味學生的這種心理,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做“小老師”,更好地促進學生互動學習,使學生體驗快樂,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教學生或者是學生教老師的互動方式使學生積極走上講臺,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快樂成長。比如,在教學中出現較難的節奏時,教師可以故意說不會,讓掌握較好的學生上臺教教自己,這種互動方式學生就很喜歡,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有效攻破難點內容。
二、創新教學模式,豐富互動形式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豐富互動形式。對于教師而言,要能夠采用多種形式使師生間,生生間進行有效互動,通過一系列活動,使學生能夠養成共同參與課堂學習的習慣,使學生都能樹立參與意識、群體意識,使學生能夠在相互尊重中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這樣學生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1.通過悄悄話活動,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遞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悄悄話活動,使信息能夠在師生生生之間進行有效傳播,這種方式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很大。“悄悄話”能夠給人一種神秘感,在這種神秘感的驅動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必定會拉得很近,可以有效實現心理的交流,對于信息的傳播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都很喜歡這種交流方式。比如,在聆聽環節,當學生聆聽之后,可以有效感知音樂的基本形象,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悄悄話的形式把答案告訴教師,這樣,既可以不影響到其他學生的思考活動,還能使學生感受到非常有趣,有效推動師生關系的發展。另外,這種方式也可以應用到節奏練習中,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傳遞節奏,從排頭往下傳。各組學生為了使自己的小組獲勝,都會積極努力地保證準確無誤地進行信息傳遞,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效掌握有關內容,并且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2.通過故事法,進行情感交流
小學生都喜歡故事,好的故事能夠深深打動學生的心靈,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法使學生能夠共同感受、體驗教學內容,加強心與心的交流,有效實現情感的共鳴。故事法可以通過老師講述的方式進行。比如,在學習歌曲《堆雪人》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一個故事,使學生能夠在內心產生情緒,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堆雪人的事情。在學生不斷的回憶中,使學生能夠深深體驗這樣的活動有多么幸福,教師可以有效引入學習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很努力的學習有關內容,學習效果自然很好。故事教學法,也可以通過讓學生講故事的方式完成。比如,在教學歌曲《冬媽媽和麥苗苗》內容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告奮勇講這個故事,師生一起聽故事,在品賞故事后,進行歌曲學習,學生都能很投入的學唱歌曲,并且可以深刻領會歌曲生動的內涵。
3.通過合作法,進行聲音交流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演唱,合作演奏的方式實現多邊有效互動交流。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發展。合作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師生合作、也可以是生生合作。比如,在教學歌曲《藍色的雅德朗》后,可以應用合作演唱的方式表現歌曲,教師唱一句,學生接一句,然后,互換角色,這樣,可以有效學習教學內容,在豐富的形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教學效果顯著。
三、總結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響應新課改,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能夠積極打造快樂互動的音樂課堂,使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這樣的音樂教學才是成功的。
作者:黃冬云 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江心沙學校
第三篇
一、設計課題游戲,培養學生即興創作旋律能力
在學習活動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課堂上設計有趣的音樂趣味游戲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在游戲中了解音樂知識,掌握音樂知識。開展游戲式教學活動,可有效的將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為主動學習,這與傳統的被動式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它更適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游戲的設置中,教師需注意從學生的個性及認知能力出發。面對小學生應設置較為簡單,學生較為熟悉且感興趣的游戲形式。
二、將樂器充分利用與課堂教學,輔助教學活動
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鋼琴、二胡、小提琴等各種樂器,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同時可以對音準進行有效的輔助教學。而豎笛、口琴、電子琴等樂器音高固定,且容易學、價格較低,是輔助教學樂器的最佳選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相關樂器來進行相應的旋律創作活動。或者在課堂上組織某種樂器演奏比賽。讓學生通過比賽不斷增強音樂理論知識和樂器演奏技能。
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采用旋律問答的形式,讓學生在演奏過程中進行創作活動,在創作活動中進行演奏過程。在使用樂器進行演奏和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可更真切地傾聽到自身的音樂作品,并能及時發現創作及演奏中存在的問題,進而不斷進行創作學習,改善自己的創作成果。讓學生親自使用自己感興趣的樂器進行演奏,能使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更加近距離地聆聽和感受自己的作品。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展示學生創作成果
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各學校均不斷加強學校硬件、軟件設施建設,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多媒體教學技術及設備在我國多數學校中已得到普及。因此,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及水平,充分將各種現有的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中,豐富教學內容。同時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較為簡單的音樂制作軟件,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在旋律創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優秀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共同傾聽和感受優秀的音樂創作,并且可對播放作品進行評價,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在這個過程中,優秀作品的創作者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和自豪,從而激勵其繼續努力學習,爭取創作出更好的作品;而其他同學可以在優秀作品的欣賞中,發現問題,得到啟發,在對比中及時發現和改正自身缺點。同時,創作出優秀作品的勝利感和自豪感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
四、總結
音樂旋律創作教學的應用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作、表演膽識,在創作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和創新意識,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沈福霞 單位: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