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優質護理論文
一、方法
1.人員培訓
成立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對參加臨床護理路徑的醫護人員進行授課培訓,使其正確掌握臨床護理路徑的具體內容以及醫護配合的要點。
2.具體實施方法
患兒入院由主管醫生開具醫囑進入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每名責任護士分管5名~8名患兒,負責患兒從入院到出院的整個治療、護理、康復過程的實施、指導、協調與監督。實行8h在崗,24h負責的責任制。護士長負責監督檢查臨床護理路徑在支原體肺炎患兒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評價指標
患兒出院當天由責任護士向患兒家屬發放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并當場回收。護理人員進行匯總后將平均住院天數、平均住院費用、患兒家屬滿意度3項指標進行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臨床護理路徑效果評價。
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或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兩組患兒平均住院天數、平均住院費用、家屬滿意度比較。
三、討論
1.降低醫療成本,提高護理質量
小兒支原體肺炎為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因其用藥治療時間較長,標準住院日為7d~14d,這會導致患兒及家屬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降低,因此要尋找一項在患兒住院期間能達到患兒及家屬都滿意的護理措施非常關鍵。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讓責任護士明確了每天的工作內容與流程并嚴格按照路徑表中的時間和內容為患兒提供全程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其表1中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由此可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轉變護理模式,能促使患兒及家屬形成主動護理和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使病人獲得最好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從而適當縮短住院天數,減少住院費用,降低醫療成本,提高生命質量。
2.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將健康宣教貫穿整個住院過程始終,這就要求護士要主動地、不定期地來到患兒及家屬身邊進行一對一的循序漸進的溝通交流。讓家長獲得知情權,能明確治療護理目標,并通過不斷地信息交流、溝通合作,使患兒家屬的角色是主動配合而非悲觀失望,并積極參與到促進患兒康復的護理工作路徑中來。由此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平等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也達到了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真正目的。
3.規范了護理工作流程,提高護士自身素質
通過實施開展臨床護理路徑,讓護士明白了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如何做,減少護士行為的隨意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規范護理工作流程。尤其是讓護理人員意識到護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或等醫生指示后才為病人實施治療護理,而應主動的、自覺地去對病人進行護理,以此保證護理服務連續性、無縫隙。而優質護理的全面化、精細化和臨床護理路徑的規范化、程序化完美結合提高了護士業務水平,體現自身護理工作價值,增強護理工作成就感。
作者:龍弦弦 譚巧燕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