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家庭教育論文
一、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挫折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于對待挫折的態度上。”因此,孩子對挫折正確的認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關鍵。孩子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形象的,家長在孩子面臨挫折和困難時,應該讓他直觀地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真實感知挫折,認識到生活中有順有逆、有苦也有樂。在反復體驗中引導孩子逐步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觀性,真切地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會遇到困難,從而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其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主動接受新事物及敢于面對挫折的信心。例如,睡覺起床后,寶貝因一直扣不好扣子而發脾氣。這時,家長應先幫助其調整情緒,再跟一起他分析原因“,為什么扣不好?扣子是否有一一對準扣眼?”此時切記不可責罵或冷嘲熱諷。接著,可利用兒歌教孩子系扣子的方法,如“小扣子,圓溜溜,好像眼睛找朋友;小洞洞,忙招手,歡迎扣子鉆洞洞”“、左手抓住扣子,右手拉開扣眼。一個推、一個拉。一推一拉扣好啦”,鼓勵孩子再次嘗試。這樣,在反復練習中孩子不僅掌握系扣子的技能,且通過這件事也讓孩子明白困難通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更好地幫助他今后能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二、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一)榜樣學習,樹立抗挫折的信心幼兒期孩子觀察模仿能力很強,家長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對待挫折的態度反應等在潛移默化中都會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長自身應敢于正面挫折,有抗挫折能力,有積極地看問題的思維習慣,以樂觀的情緒感染孩子,在孩子面前樹立好榜樣。同時,家長可引導孩子多向動畫片、童話、故事等許多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里孩子喜歡的榜樣學習;可把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長并獲得成功的事例通過聊天、談話等讓孩子了解,引導其以名人為榜樣,不畏挫折;另外,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師”,家長要抓住每一次機會,引導并鼓勵孩子學習小伙伴勇敢面對遇到的各種困難的良好行為,幫助孩子樹立抗挫折信心。
(二)提供機會,培養抗挫折能力自己親身體驗到的已有經驗和知識往往更深刻。因而給孩子提供面臨挫折的機會,設置挫折情境,使孩子敢于面對和排解挫折,父母可以隨時捕捉孩子身邊點滴小事中所蘊含的教育契機,提供讓孩子感受挫折的機會。
1.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挫折。家長應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自己洗手、吃飯、刷牙、穿脫衣服等,鼓勵孩子多與同伴的交往。在這些日常生活活動中,孩子常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如在與同伴玩玩具時,遇到搶玩具的現象。這時,我們不要急著包辦處理,要試著把權利“下放”給孩子,并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讓他自行解決。在排除這些困難的過程中,既培養了他的抗挫折能力,又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2.有意創造的挫折。家長不妨有計劃地精心設計一些挫折場景,讓孩子經歷一下挫折和失敗,然后因勢利導,進行挫折教育,使孩子增強對挫折的抵御能力,增強對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一位5歲女孩的媽媽說:每逢帶孩子上街,我們常擔心她跑丟了。于是,我們教育她說,找不到親人時,不要哭,去找警察叔叔。她能不能做到呢?一次上街,我們趁她玩得高興,突然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她的表現。當她發現找不到我們時,先是驚恐,后是大哭,最后才想到找警察叔叔。為保證她的安全,她在前邊走,我在后邊遠遠地跟著,當她找到警察時,我也到了警察面前……眾所周知,游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因此,可以利用游戲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家長帶孩子做游戲時,應根據孩子的特點有意識地給其出些難題,或在玩競賽游戲時,人為控制游戲的輸贏順序,如讓孩子先輸后贏或先贏后輸再贏等,以便讓他在游戲中學會調整心態并敢于面對挫折。還可把孩子日常生活中已經遇到或可能會遇到的挫折巧妙編成有趣的游戲。如玩捉迷藏游戲時把孩子喜歡的玩具藏起來,簡單介紹一下放的位置,晚上讓孩子在游戲的快樂氛圍中去尋找,不知不覺中戰勝了膽小、怕黑的心理。延遲滿足,家長可有意識地延時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由及時滿足變延時滿足,順利滿足變條件滿足,即讓孩子付出自己的努力后再滿足。當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即時兌現后,孩子慢慢學會了等待,從開始的一分鐘到幾分鐘再到更長,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亦會逐漸培養起來了。
3.及時鼓勵,增強抗挫折勇氣。當孩子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產生消極反應時,家長應及時鼓勵孩于面對困難,并向困難發起挑戰。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樣的”、“瞧你做得真好”……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增加抗挫的勇氣。例如:孩子走平衡木時,不慎中途摔下來,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此時,父母可摸摸他的頭,鼓勵他重新走一次。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抗挫折的勇氣和抗挫折能力也會一次次增強。
4.適當批評,增強抗挫折的承受力。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批評,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該批評的決不能遷就!必要的批評可使幼兒在認識自己的錯誤過程中,鍛煉自己抗挫折的承受力。
5.溫情疏導,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挫折。生活中,挫折無處不在,當孩子受到挫折又難以排解時,父母應關注孩子的心靈,及時進行疏導,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困難或挫折,用溫情去溫暖孩子。總之,挫折是客觀存在的,雖然挫折對人的影響很大,但它的影響是可以人為地加以調節的。家長應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挫折,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鼓勵孩子去實踐,有意培養孩子耐挫的能力,孩子將來才能擁有強勁的翅膀,在人生的天空里飛得更遠、更穩、更高。
作者:王長輝 李秀云 單位:福建幼兒師范學校高等專科學校 福建省金山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