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歷史論文
一、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建設新型的師生關系
高中歷史課堂對話教學的重點對象是學生,創建對話的引導者是老師。因此,為了構建高效有序的對話教學方式,首先必須轉變傳統課堂中老師權威、學生被動的地位特征。老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密切師生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從心底產生愿意和老師溝通的意愿,在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后,再進行高效的對話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特別注重去鼓勵、去肯定學生,讓學生能夠持續保持熱情,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其次,高中歷史課堂對話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是課堂提問,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必須在講課前,進行精巧的提問設計。
例如:在講述《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這一單元中《音樂與影視藝術》這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特點,熟悉電影、電視藝術起源與發展進程,懂得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首先需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程中來,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課程相關的影視及音樂作品,進而對學生提出問題,聽了該音樂后,談談你聽后的感受,你覺得它反映了什么樣的時代背景,這些音樂和視頻是為了表達怎樣的主旨。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課本,去進入音樂的情境,加深對音樂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進一步認識。
二、在情境教學中融入對話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是對過去的記錄,是一種久遠的情境再現,因此,為了提高對話教學的效率,有必要將課堂教學情境生動化,引起學生的情緒反應,從而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對話教學過程中來。例如:在講述《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這一單元中的文革時期的問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當時中國緊張的氛圍,讓學生觀看相關的圖片,看到一些有志青年、知識分子,無辜被抓,甚至冤死時,激起學生內心的愛國熱情、理性情感,這時老師通過對課程內容講解,讓學生感受到當時嚴峻的社會形勢,然后根據情境向學生提出問題,了解學生對這些現象的看法,感知學生對于我國政治建設的思考。讓學生能夠開拓思維,進行獨立的思考與研究,養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對話教學的效率。
三、將歷史對話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歷史是對過去社會形勢的反映,同時我們現在的生活也即將會成為過去、成為歷史,歷史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歷史教訓的吸取,更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我們現在的生活。因此,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對話教學必須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老師需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出發,尋找對話的切入口,展開有效的對話教學。如在講授《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這一單元中《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這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與父母進行溝通,了解到父母、爺爺奶奶那一時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同時對比我們現代社會談談交通方式的進步,進而在課堂上與老師共同討論,明白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歷史對話教學的效率。
四、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推行與落實,不僅有效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也促使了許多教育工作者展開了對教學方式的研究與創新。對話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已經在很多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教學優勢體現得也越來越明顯,但隨著應用的深入推進,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了有效利用對話教學的優勢,構建高校有序的高中歷史課堂,必須根據教育現狀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者:楊彩萍 單位:山西省孝義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