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級教學的條件已經具備
隨著近幾年高等教育向大眾化的轉化,許多學校在本科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方面相繼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指導思想是圍繞著以學生為本和促進人才培養為中心,財經類學校要求本科一、二年級學生的基礎課教學更加側重于綜合素質和基礎能力的培養,面對新生基礎能力參差不齊和志向需求多樣化的局面,學校各級領導對于因材施教、強化質量的教學改革研究和實踐均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高校的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業已形成相當規模,近年來,隨之辦學條件的不斷改進,學校大多數教室均已普遍具備了實施了多媒體等現代化的輔助教學手段的條件,學校學分制等新的學生教育管理體制也普遍得到了采用。在這種良好的環境下,實行公共基礎課分級教學,是完全可行的。
二、分級教學工作應該有步驟進行
1.宣傳準備工作:在實行分級教學之前,應該先通過各種途徑、方式讓學生理解分級教學改革的目的,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積極配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作出合適的選擇。同時,也應當在有關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人員中進行宣傳,取得他們在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2.合理分級分班,為了簡化方便,同一專業的教學班級可分為普通班(A班)和提高班(B班)兩個層次,兄弟院校的教學實踐表明:層次劃分得多,并不利于學生能力水平的界定,更不利于教學管理。分級應當在充分尊重學生自身意愿與學校統一指導相結合的原則下進行。學校統一指導,有利于基本保證分級分班的客觀性、合理性;學生的自愿選擇則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和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尊重,又可以對統一指導性劃分的片面性做出彌補。
在第一學期可以依據學生入學成績(即高考成績)也可以在新生軍訓期間進行單科摸底測試,將測試成績同數學入學成績一并作為分級依據,并結合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級、分班。從第二學期始,再依據上一學期相關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調整。每學期根據學生考試情況以及結合他們的意愿,實行微調,重新分班,成績進步的可以升級,成績退步的降級,采取動態管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前進的動力、努力的方向,以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針對不同的級別層次,在上級教育部門統一制定的本科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選擇不同的內容和要求,執行不同的教學計劃,可以選用不同的教材或參考書籍。
4.合理制定考試內容與成績評定,課程的結業考試與成績評定關系到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最終評價,不同的級別層次的考試要求應當有不同的側重,而最終成績的評定更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通過不同級別不同學分的方式進行體現,對于普通班與提高班,由于授課方式與內容不同,應該采用不同級別的試題考核,難度高的給予較高的學分,難度低的給予較低的學分,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努力學好數學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形勢的不斷變化,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轉化,分級教學模式是我國現階段高考體制條件下,為適應不同地區生源而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有效辦法,是《經濟數學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一種趨勢。從部分兄弟學校分級教學的實施效果看,分級教學的確有助于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使任課教師的教學對象更明確,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但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
如怎樣更科學地分級,不同層次學生的成績如何進行合理考核和比較,獎學金如何評定等。另外,開展分級教學,還與學校的教學管理、對教師的考核制度、教學評估、研究生入學考試等多方面因素相關。因此我們要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探索教學方法與手段,積極改進考核評價方法,進一步完善《經濟數學基礎》課程分級教學模式的系統配套工程。
作者:趙魁君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