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體育論文
1安徽省農村小學體育發展的現狀與分析
1.1學校方面力不從心
現階段安徽省解決小學體育師資不足矛盾的主要途徑是它科老師兼職,兼職體育教師占到農村小學體育教師72.5%。表面上看這是一舉三得的事,這樣既解決了并校帶來的部分課程師資過剩的問題,也給體育課程配備了老師,在減輕編制壓力的同時也減少了財政投入。但體育是一個實踐性、專業性很強的專業,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兼的。因為學生身體與健康的發展,如果沒有科學的理論與實踐指導,很容易給學生帶來傷害。雖然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門也通過“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及繼續教育等手段,不定期對這些兼職的體育教師進行過培訓,但是一門學科不是幾天培訓就能夠解決的,加上培訓的實效性問題,培訓后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這種專業能力和水平根本達不到要求的師資隊伍的現狀,是不可能滿足安徽省小學體育發展要求的。最后,場地設施等硬件方面。在調查的246所農村小學中97.6%的學校都有活動空地,鄉鎮中心校基本都有不同規模的田徑場地,雖然場地大都為土質地面,但維持基本的體育教學與鍛煉問題不是太大。在器材方面,各校體育器材建設主要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普六”及“普九”時期和平常的“雙基”檢查中,這些器材在當時也只能勉強達到檢查的需要,時至今日,由于器材保管維護不善以及使用過程中的自然損耗,大部分已經消耗殆盡。現有器材和現有場地配套矛盾在許多學校存在著,有的器材沒有相應場地開展,有的有場地但缺少相應器材。
1.3社會對小學體育的關注不夠
只有極少數家長關注或曾經關注過學校體育。由于農村實際情況特殊,加上相當部分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家長對小學體育課程基本不過問。可以看出,安徽省農村小學體育改革與發展的社會關注度不夠、動力不足。
2對安徽省小學體育改革的幾點建議
2.1完善人事制度,解決師資均衡問題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師資是教育資源中的核心資源。如果沒有合理的教師配置,教育的公平和教育的均衡發展就無從談起。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首先,必須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做到真正的按崗定編,以鄉鎮為單位,根據學生數定體育教師編制,依據編制配備專業體育教師。對于一些人數較少的邊遠地區、山區學校和教學點,可以采用教師“走課”的形式。只要教育主管部門合理均衡各課程師資資源,合理解決“走課”教師待遇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音、體、美等一些特殊課程的師資均衡問題的。其次,必須公平對待體育教師的待遇和地位,學校和主管部門應該保障音體美老師在評優、晉升、職稱、工資、獎金等方面和其它主科老師享受同等待遇和機會,做到教育在教師層面的公平。最后,必須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管理。崗位設立了、編制到位了、待遇平等了,下面就該是管理到位了。改變教師崗位終身制制度,通過建立多種考核和管理模式,提高體育教師的崗位意識、責任意識、進取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真正做到競爭上崗。
2.2落實國家教育向農村及邊遠地區傾斜的政策,加大農村小學資金投入
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門首先要均衡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問題,嚴格評估資金投入后的社會效益,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試比:在安徽的高校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科研項目,課題經費從幾千到上百萬不等,一般常見的10萬左右的課題,發表三五篇論文就可以結題,而這些課題成果有多少能真正轉化為社會生產力,能產生多大的社會效益,不得而知。而10萬元卻可以武裝好幾個鄉村小學的基本體育器材,10萬元可以讓上千個學生打上籃球或踢上足球,10萬元可能是現有一個農村小學好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體育經費。
因此,必須從資金投入的社會效益角度,科學審視、合理分配教育資金,加大向農村基礎教育投入力度。以均衡發展的視角調整城鄉之間、學科之間的教育資金分配問題,加大向邊遠貧困的農村地區傾斜的力度的同時均衡各學科的教育資金。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根據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和形式,因地制宜地利用現有的場地器材。同時也可以鼓勵教師和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如跳繩、毽子、沙包、武術棒等),以緩解財政壓力。
2.3轉變教育觀念,摒棄教育的功利化傾向
長期以來,教育的過分功利化狀況也是制約安徽省小學體育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在安徽省農村小學,音、體、美、信息技術等課程與語、數、外等課程地位懸殊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傳統的觀念認為,小學生成績的評價指標就是語、數、外。因此,學生語、數、外成績上去了,學校就可以向上級、社會、家長交代了。可見,體育課程失衡和整個社會環境緊密相關。但是教育行政部門有責任盡快扭轉當前失衡的局面,不能因為眼前的功利而忽視課程的均衡發展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因此,轉變教育觀念,摒棄教育的功利化傾向,促進各課程均衡發展也不容忽視。
作者:婁道艦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