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立風險防范意識
要想對風險進行正確的識別和化解,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樹立風險意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對風險防范機制進行健全和完善。要對風險意識進行強化,向全體員工滲透風險意識。只有全體員工都具有了足夠的風險意識,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風險收益均衡的原則是公司上下必須要遵守的,在考慮決策收益的同時,還需要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考慮,全體員工都不能錯誤的認為財務部門負責財務風險,而與自己是沒有關聯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二、建立財務風險監控機制
通過財務風險監控機制的構建,可以有效的預測和規避財務風險。首先,風險預警機構是必須要成立的,除了公司管理人員加入進來之外,還需要有專業水平較高的財務人員,甚至還可以聘請一些外部的專業管理咨詢人員。風險預警機構不能從屬于任何一個部門,只有將其獨立起來,才可以將風險監控的作用給充分發揮出來。
其次,風險信息傳遞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那些風險預測的資料和信息,需要有人專門去收集,這些信息不僅來自于企業內部,比如財務數據、技術產品開發數據等,還有一些外部數據信息也是需要收集的,比如市場變化信息、競爭對手信息等等。
此外,還需要對風險預測機制進行健全和完善,風險預警機構對于收集回來的資料和數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來進行分析,科學測算企業的投資融資等情況,對風險成因進行分析,然后對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預測。
三、對融資方式進行合理選擇
高新技術企業在對融資方式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需要對資金的多元化來源進行充分考慮。建立的資金籌集渠道應該是多元化的,這樣融資結構才是合理的。在對未來債務償還壓力進行考慮的基礎上,還需要對經營性負債水平進行考慮。在日常銀行貸款的基礎上,也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借款渠道,比如選擇不同的銀行、信托機構,其他的一些非金融機構都可以。對其他經營性現金流入的持續性進行考慮,中小高新企業甚至可以考慮出售專用技術使用權,或者采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比如使用分成等,以此來對現金流入進行改善。
四、對投資策略進行優化
在采用經營策略時,一定要將多元化體現出來,靈活投資,不能將風險集中起來,要注重分散。對于差異化的目標風險,采用的投資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如果行業和項目在政策方面會頻繁變動,那么為了降低政策風險,就可以采用合資方式;另外,為了分散風險,還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目前我國很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只有單一的經營品種,那么就可以選擇多元化的目標項目、進貨渠道以及合作伙伴。上文我們已經提到,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的資金比較多,那么為了降低資金風險,就可以采用資金籌集的方式,這樣就可以向合作企業以及國際金融機構等來分散這些資金風險。
五、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高新技術企業因為其本身的一些特點,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很多風險,這樣就需要創新落后的管理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對不合理的融資機構進行改善,并且對風險預測和防范機制進行健全和完善,以此來對規避風險,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作者:李衛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