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制約因素分析
(1)差異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
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這就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采取差異化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教師對差異化教學理念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個性化以及差異化的課堂教學輔導,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提升十分不利。
(2)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內容缺失
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深入的挖掘發展小學生的潛能也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對這些要求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在課堂氣氛以及教學形式的設置上過于呆板,導致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過于抽象化,不僅不利于小學生的理解,同時還有可能造成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厭煩心理。
二、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改革策略研究
(1)以學生作為數學教學的主體,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改中明確的提出了要以人為本,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上應該將小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重點增加能夠讓小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以及自主運用的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讓小學生能夠掌握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在上一次課堂結束后布置下一節課的預習任務,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讓小學生自己提出預習后仍然不理解的內容,并重點結合教師的講解深化對于預習中所遇到問題的理解。通過這種模式,不僅可以促使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同時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差異化教學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規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數學課堂教學以及教學聯系上注重差異化的教學。由于小學數學課堂時間一般相對較短,因此在數學課課堂內容的設計上要有計劃性,必須簡短。可以適當增加實例,并在課題設置方面增加層次性,通過啟發引導學習能力較差的小學生逐步理解,進而實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課堂整體教學質量的控制。
(3)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入情景教學,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階段,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采取情景教學的模式,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景教學模式的主要流程為情景的設置、問題的探究、結果的歸納以及知識的實際運用。首先,由教師結合所需要教授的數學知識設立具體生動的場景,并通過這種情景演繹的方式,促使小學生將精力集中在情景問題的思考上,進而小學數學教師再與學生一起對其中的數學知識進行探討,然后得出結論并理解其中的數學知識,最后再由數學教師進行知識的總結歸納以便于小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記憶,通過這種方式完成數學教學計劃。利用情景教學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于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對于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有著明顯的輔助作用。
(4)豐富小學數學的教學手段
在小學數學教學手段的選擇上,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僅僅依靠講解以及課堂板書開展教學的方式,應該注重采用多種小學數學教學手段,通過不同教學手段的組合使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可以在課堂教學上使用多種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視頻、音頻以及圖像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促使小學生能夠在視覺、聽覺等感官上更直接的接觸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并集中注意力聽講,激發小學生思維活動,進而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結語小學不僅是學生基礎知識培養的階段,同時也是小學生邏輯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因此必須重視這一階段的教學管理。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改革,應該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重點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手段創新,小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教學評價手段的完善等方面強化創新改革一系列措施,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應用能力綜合素質的提升。
作者:鄧愛玲 單位: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民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