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工作總結范文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環保局的具體指導下,我局堅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國家、省、市環保會議精神,以“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為主題,以保障環境質量為重點,積極推進“五大戰役”工作,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正確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嚴格執法與優質服務的關系,狠抓工作落實,為促進我區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13年主要環保工作情況
(一)全面推進生態區和環保模范城創建工作
1、生態細胞工程有突破。鎮、街道通過國家級生態鎮(街道)考核驗收,全區80%的鎮、街道(4個鎮、街)達到省級以上生態鄉鎮考核要求;87%的行政村(20個行政村)達到市級以上村考核要求,全面實現細胞工程創建目標。
2、重點項目有進展。年初市委、市政府下達我區《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書重點項目表》中的13個重點項目,目前已完成8個,分別是:金獅達樹脂生產廢水深度處理系統建設、非法采砂制砂點的取締工作、鋼源粉體鋼鐵渣微粉生產線建設、城區敏感點油煙整治工作、城區“三廳”噪聲污染整治工作、城區建筑施工噪聲整治工作、市金獅達樹脂有限公司和宇通工貿有限公司環境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其余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3、創建宣傳有力度。將“生態創建”作為年度宣傳工作重點,以短信、網絡等平臺為宣傳陣地,多層次、多角度地向全區群眾宣傳生態區創建基礎知識及重大意義,強化公民環保意識,提高創建知曉率。截止目前已發送宣傳信息50余萬條,創建報道70余篇,設立宣傳廣告牌20余處,拍攝《“和諧宜居、生態”》主題宣傳片1部,制作發放《“生態、宜居城市”》專題畫冊450本,生態文明宣傳單10000份。
4、省級生態區迎檢工作準備就緒。我區創建省級生態區迎檢工作已基本完成,創建軟件材料已整理歸檔完畢,2條驗收路線已妥善安排,申報材料已上報至省環保廳,待環保廳組織專家蒞臨驗收。
(二)持續深化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
前三季度,我區化學需氧量(COD)完成188.19噸削減任務,預計年度可削減314.19噸,比2012年減少6.74%;氨氮(NH3-N)完成6.34噸削減任務,預計年度可削減16.39噸,比2012年減少2.71%;二氧化硫(SO2)完成394.95噸削減任務,比2012年減少12.56%;氮氧化物(NOx)排放總量保持不增不減。對照市政府年初下達工作目標,可完成年度減排任務。
1、工業源減排項目。天尊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燒結機脫硫中控系統已于2013年2月完成安裝調試并通過減排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本年度將有效提高綜合脫硫效率。同時,該企業已計劃更換煙氣進口自動監控設備,確保每季度的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健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廢水深度生化處理系統已完成污水總排口規范化改造,在線監控設施已由我區撥付專款,目前已完成設施安裝并著手驗收工作。
2、園區污水處理廠項目。經濟開發區計劃對小蕉母本園道路及桐仔窠道路進行提升改造,并建設污水管網2.5公里,將母本園(新材料產業園)及桐仔窠(自動化裝備園)兩大區域的企業污水列入小蕉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目前,小蕉母本園道路及桐仔窠道路的提升改造已正在施工。項目建成后新材料產業園及自動化裝備園兩個片區的污水將實現集中收集處理,發揮應有的減排效益。
3、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已完成、鎮各生活污水處理站出口流量計安裝,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已開始發揮其應有的減排效益。
4、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市蘆坪養殖有限公司、市碧海乳業有限公司小溪養殖小區已完成養殖場所改造;市金穗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再金養殖有限公司養殖場所改造已接近完工,目前正在加快推進,確保年底前通過驗收。
(三)著力推進水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今年來,我局切實履行流域整治辦職能,及時調整流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整治工作,并將整治工作與創建國家生態區和環保模范城工作同計劃、同部署,細化整治任務,強化整治責任,圓滿完成省、市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
1、扎實開展工業企業整治。進一步加大對沙溪流域企業的日常監察和新建項目“三同時”監察力度,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采取停產、限期治理等措施;結合減排工作,落實專項資金590萬元,并進行跟蹤服務,完成流域重點項目區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建設;如期完成金獅達樹脂有限公司廢水深度治理系統建設,化學需氧量(COD)年可減排314.19噸、氨氮(NH3-N)年可減排6.34噸,有效改善沙溪流域段的水質。
2、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整治。堅持處理好畜禽養殖科學發展與養殖業污染整治關系,在日常工作中既加強對兩禁區特別是禁養區的巡查,嚴防重現養殖業無序發展態勢,又強化禁養區外各養殖場污染整治和技術、資金扶持,指導養殖戶科學養殖、生態養殖。2013年,市蘆坪養殖有限公司、市再金養殖有限公司如期完成豬舍改造和雨污分離工程建設,其中再金養殖公司還新建一口氧化塘;同時還對8家禁養區外養殖污水達標治理無望的生豬養殖場實施拆除。
3、嚴格控制采石洗砂行為。建立支流采石、采砂污染源巡查長效機制,對經過審批的采石、采砂點,污染物排放必須符合環保要求,否則責令停業整改,直至達標排放;對未經審批的堅決予以打擊取締,同時禁止各類棄土棄渣行為。
4、切實抓好生活污染治理。結合農村連片綜合整治工作,重點推進生活污染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的收集處理能力;科學規劃垃圾堆放場所及處理方式,實現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目前,我區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7%;城鎮生活廢水處理率達95.8%,農村生活廢水處理率達87%。
(四)全面建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長效管理機制。
為確保連片整治示范工程持續發揮效用,出臺《區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長效運行管理暫行辦法》,完成長效管理運行資金測算并上報區財政部門;配套制定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的長效運行管理制度,落實村一級的目標責任制;健全完善垃圾清運管理及保潔員工作制度、污水處理設施管理及管護員工作制度,將具體工作責任分工到人。初步建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長效運行管理機制,有效鞏固示范工作成果。
(五)全面開展環保綜合整治工作
以環保專項行動為載體,結合“12369”環保投訴熱線,持續強化環境綜合整治。截止目前,出動執法人員670余人次,檢查企業298家次,處理環保投訴510余件,下達整改通知書8份,移交工商局2件;環保投訴處理率100%,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98%以上。轄區環境質量良好,鎮和鎮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地表水(碧溪)功能區達標率為100%;城區空氣質量和聲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
(六)切實做好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工作
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切實提高項目審批的服務意識,對低能耗、低污染、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開辟審批“綠色通道”。今年來,項目審批服務窗口多次被評為“示范窗口”;嚴格把好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堅決不予審批。截止今年11月,共審批環評項目68個,驗收15個。
(七)依法實施排污許可證發放和排污費征收工作
嚴格按照《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根據排污單位行業性質的不同,認真核定污染物種類,嚴格發證時的檢查制度。對收取排污費本著“嚴格、及時、公正”的原則,實行“申報—審核—核定—收繳—建檔”五個步驟征收排污費,強化監督機制,實行政務公開制度,保證排污費征收依法、全面、足額。截止目前,共發放排污許可證60余份,征收排污費70.3萬元。
(八)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宣教工作
一是以“6.5世界環境日”等為契機,開展多場以“生態文明、公眾參與”為主題的環保宣教活動,發放宣傳資料1800余份,服務150余人次,現場受理環保投訴12人次。二是針對轄區重點排污企業負責人及環保工作人員組織開展全區“兩高”司法解釋宣傳培訓,切實增強企業遵法守法的緊迫性和自覺性。三是開展“環境友好社區”創建工作,高巖社區、青山社區、東乾社區等9個社區已申報市級“環境友好社區”驗收。
二、存在問題
(一)生態區創建問題。一是部分建設指標存在差距。主要體現在主要農產品中“三品”種植面積比重指標(目前為57.96%)尚未達到國家級考核標準(60%),但差距較小。二是部分重點項目推進有難度。受市場大環境影響,我區部分企業經營效益不斷下滑,對于環保設施建設投入逐步減少,導致部分重點生態項目進展較慢。三是創建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四是生態區創建需要一定經費,需區里給予大力支持。
(二)流域水環境整治問題。一是依然有不少畜禽養殖場處于禁建區內(不屬禁養區內),治理壓力大。二是部分片區急需完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并制定垃圾處理方式,以妥善解決城鎮污水垃圾治理問題。三是治理資金不足,給整治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三)減排空間不足。經過前幾年對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污染綜合治理,全區絕大多數重點污染源、重點排放大戶完成了治理任務,削減了排放量,現有工業企業減排的空間非常有限,削減難度較大。
(四)環保隊伍能力建設問題。我區在環保隊伍能力建設中,環境監察、監測、信息、宣教等在人員編制、業務經費、業務用房、設備配置等方面與國家標準化建設的要求差距較大。
三、明年工作思路
(一)抓緊落實國家級生態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造勢,掀起新一輪“生態創建”熱潮;加大考核指標和重點項目推進力度,確保達到國家考核標準;加快生態區創建步伐,主動出擊,提前做好國家級生態區迎檢工作,確保2014年底通過驗收考核。
(二)繼續抓好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嚴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從源頭上把關預防,鼓勵發展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產業。積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優化工業結構,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
(三)積極參與環保模范城創建工作。按照市里的要求,積極參與環保模范城的創建工作,進一步推進總量減排工作,全面加強煙塵控制區、噪聲達標區的管理,提升轄區環境質量,保證轄區內的各項指標達到考核要求。
(四)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主動開展環保不穩定因素排查和環境糾紛隱患疏理工作,做到提前介入、事前化解,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和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堅決取締違反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重污染企業。
(五)強化環保隊伍標準化建設。積極爭取人員編制,充實環保隊伍,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加強環境執法能力建設。積極爭取環境能力建設資金,完善環境監察、環境監測、環境應急處理手段和裝備,依法做好全區環境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