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飲食文化”項目課程設計思路
通過走訪相關行業專家,筆者確定了“中國飲食文化”項目課程的設計思路。具體思路如下:首先,在任務與知識之間建立聯系,按照工作體系的結構來設置課程結構,將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情景化設置;其次,在企業專家的參與下,分析酒店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提煉出課程的教學目標,然后在酒店工作流程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設置課程項目;最后,讓學生通過任務驅動展開項目訓練,實現教學一體化,使學生獲取基本的飲食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中國飲食文化”項目課程的教學目標
“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目標需要通過任務引領、情景設置等活動項目來實現,通過設置不同的項目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酒店及相關專業學生特點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筆者認為,“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整體教學目標為:學生通過完成“中國飲食文化”課程設置的項目和任務,能夠運用飲食文化的相關知識,熟練地向客人介紹中國的節日習俗、民族習俗等,并能夠根據客人的飲食喜好與禁忌推薦適合的菜品,設計富有“中國飲食文化”內涵的宴席。根據課程的整體目標,筆者將課程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進行了分解。
能力目標:(1)能夠運用給定客人的喜好,進行信息處理;(2)能夠根據不同宴席客人的特點,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3)能夠根據給定宴席的情景,與小組進行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知識目標:(1)熟悉中國菜系的分類;(2).掌握每個菜系的特點;(3)了解著名飲食人物的思想;(4)熟悉著名飲食人物的飲食成就;(5)掌握每個菜系中1-2個代表名菜的由來;(6)掌握不同地區少數民族的飲食禁忌;(7)了解中國名酒的分類;(8)熟悉中華國飲茶道的精髓;(9)了解各民族及宗教的飲食特征;(10)掌握各民族的飲食喜好;(11)掌握宗教飲食禁忌;(12)了解飲食文化發展史;(13)熟悉茶的沖泡技巧及酒文化發展史;(14)了解經典酒文化詩詞及1-2個品牌名酒的歷史典故。
素質目標:(1)養成學生高效、細心、全面考慮問題的職業素質;(2)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以顧客為中心,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人格平等的理念;(3)培養學生尊重各民族及宗教飲食習慣的職業道德,避免各民族在飲食文化上的沖突。
三、“中國飲食文化”課程項目設計
酒店工作是服務性工作,按照職業活動導向,以酒店工作過程為線索,以工作任務分析為依據,筆者為“中國飲食文化”課程構建一個大的串行項目,下設4個相對獨立的子項目,通過這些項目,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把知識按需分配到每個項目的工作過程中,形成以項目為單位的知識體系。
四、“中國飲食文化”項目課程的實施
(一)推行項目小組式合作學習形式
為適應酒店中團隊工作方式的需要,教師應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教學。課程開始之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最多6個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收集飲食文化節相關資料,共同完成工作任務。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互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小組式合作學習不但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二)突出職業能力的課程考核方式
建立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多元化評價體系,采取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以能力為主的“過程性考核”,將考核分數細化到每一個項目、每一個任務中,將考核點滲入到每一個任務的每一個實施細節中,注重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考核;課程結束后進行終結性考核。
(三)構建項目化課程不同學習情景
在項目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真實的企業情景引入課堂,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中國飲食文化”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在每個任務下分別給學生設置正常情景、違規情景、出錯情景、緊急情景、管理情景五種情景,在模擬真實企業環境中讓學生完成工作任務,處理各種具體問題,讓其進一步熟悉工作中典型事件的處理方法和程序,全面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其職業素養。
五、結語
對“中國飲食文化”課程進行改革,按照酒店產品生產的典型工作流程,分解和重新構建“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傳統結構,可以形成一種新的基于工作過程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增強整個課程的操作性和實踐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作者:李付娥 單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