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安全教育論文
一、在體育理論課上灌輸各類運動安全
保健知識,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是必要的學校體育安全教育工作要靠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除體育教師外,學生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并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安全保健知識。一般而言,每一學期的第一堂體育課都設置為理論課,而體育理論課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運動安全意識。體育教師要結合實際案例向學生灌輸各類運動安全保健知識,引導學生重視運動安全問題。例如,有的學生患有先天性哮喘,由于當天忘記服用哮喘藥物沒有報告給教師,私自參加長跑等劇烈運動導致病發送醫院救治。又如,有的學生不認真完成準備活動,導致在短跑過程中大腿骨骨折。這些真實的案例無疑為學生敲響了安全意識的警鐘。
二、實踐課堂組織的科學性、合理性是進行學校體育安全教育的關鍵
1.學校場地器材的安全性
場地器材的準備是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的“前奏”,也是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最基本的安全預防。由此可見,學校場地器材的安全性問題是導致運動傷害事件發生的直接外因。因此,在上課前,體育教師必須仔細地做好布置場地器材的工作,并加強場地的安全性檢查工作,把傷害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下。例如,學校操場存在坑坑洼洼的不平整區域或雨后濕滑區域等就是潛在的安全事故發生區域,教師應盡可能避免在該區域組織體育教學活動,并提醒學生不要去該區域活動。
2.把安全教育列入常規
安全教育在體育常規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安全組長的設置
在體育課堂上,設置安全組長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其協助體育教師做好學生當天身體狀況的調查,照顧身體不適同學,留心課堂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并及時做好報告工作。
(2)學生著裝的規格要求
在第一堂體育理論課堂上,體育教師要對學生著裝提出具體的要求:體育實踐課必須身穿寬松、適宜的衣服,最好選擇運動服;腳穿運動鞋或適宜運動的小布鞋;身上不允許放任何金屬小物件。
(3)學生當天身體狀況
體育教師要根據教學經歷,通過面部表情、臉色、出汗程度等不同角度細心觀察學生身體狀況,做出正確判斷,采取相應的處理方式。同時,打消少數學生裝病的念頭。首先,對先天性疾病學生的處理方式:只安排本節課的活動內容,并規定其活動必須限制在教師看得見的范圍內。其次,對僅限于當天身體不舒服的學生處理方式:可鼓勵、建議月經期的女生參加少量的運動,有助于緩解月經帶來的疼痛;當天身體不舒服的學生,一般建議其隨堂見習,但如果身體狀況明顯較差的學生,可以讓安全組長送其到醫務室就診。
(4)當天心理情緒不高的學生
對于這些學生可先建議其隨堂見習,同時在上課間隙,抽時間與其聊天,了解其心里真正的想法。
3.結合教材向學生傳授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方法
以及運動中的注意事項,以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目前初中體育的主要項目一般為:田徑類、球類、基本體操、跳繩。顯而易見,其中基本體操需要向學生傳授的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方法是最多的。如以前滾翻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動作要領,這是學生進行自我保護的基礎。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去保護同伴,讓同伴安全順利地完成動作。同時,每一項運動中,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因素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例如,在較冷的天氣上短跑課,就有必要加大準備活動的量,以達到熱身的效果。教師務必提醒學生充分活動關節及相關肌肉,防止練習過程中出現大腿拉傷等癥狀。又如,球類運動中的籃球運動,出現摩擦、碰撞的概率較高,隨時可能導致口角、打架斗毆事件。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開始上課時,向學生講解籃球比賽的基本規則,并嚴肅提出學生進行籃球比賽過程中不得發生口角、打架斗毆事件。再如,跳繩練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提醒學生把握好前后左右距離間隙,防止打到相鄰同學,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事故。
綜上所述,只有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對學生有高度的責任感,學生有強烈的安全意識以及科學合理的課堂組織,才能確保學校體育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作者:范明香 單位:福州四中桔園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