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藝術通感原理
德國哲學美學家費歇爾在《美的主觀印象》一書中提出:“各個感官本不是孤立的,它們是一個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夠相互代替,一個感官響了,另一個感官作為回憶、作為和聲、作為看不見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鳴”。審美心理學中把藝術通感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藝術之間這種感覺融合最好的闡釋。這是指由對某一藝術形式的感受連帶勾起對其他相關藝術形式的感受,即所謂的“藝術通感”。如平常我們所感受到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音樂中有詩情畫意,詩畫中有音樂旋律等就是藝術通感在發揮作用。這是由于各門類藝術之間存在著共同規律、共同審美特征所激起的通感。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藝術通感”這一心理現象,也使得藝術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必要和可能。其二是指藝術創作中由于外界事物的啟發、誘導所勾起的對藝術構思與藝術創作手法的頓悟,如王羲之從鵝的形態、動作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法則,這是由對特殊生活現象的感悟而引起的對藝術規律的通感。其三是指審美中借助當前刺激引起的單一感官的感覺、知覺,通過理解、聯想、想象、情緒等的作用,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覺、知覺興奮和整體感受的心理現象;或指當前一種感官的感覺、知覺借助其他感官的感覺、知覺的興奮而得到加強。這一現象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聯覺”。錢鐘書在《通感》一文中將其定名為“通感”。平面設計師在進行設計創作時容易陷入僅圍繞二維空間進行創意和編排的模式,傳統平面設計師們關注的是文字、圖像、版式等視覺元素的設計編排,也就是通感中所謂的視覺感受。但是,在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之下,數字化的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而設計也正在朝著生態化、情感化和藝術化的趨勢發展,各種新興媒體的發明和應用不斷地沖擊著傳統的平面設計產業,人們開始探索新的設計思路和設計語言,一些向非平面拓展的設計,即通過視覺以外的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其它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的設計形態,為我們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二、招貼設計中的通感表現
招貼設計作為視覺信息的傳播載體,主要是以二維平面的視覺感知傳遞信息,但是招貼藝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與環境、受眾等多方面的因素緊密聯系的。隨著招貼的藝術形式、展示方式、空間場所的發展和突破,越來越多的招貼形式開始與空間、媒體、環境、受眾互動,形成信息整體,注重藝術通感的感知,使信息得到更好傳達的同時,還創造了一個和諧的環境與新鮮的視覺體驗。招貼設計中的通感表現,強調設計師和受眾的雙向交流,變受眾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使用靈活多變的創作模式,激起受眾的參與熱情,有效地開啟受眾的五種感官大門,有力地推動受眾思維聯想,充分發揮其思維發散的無限潛能。在此由一些具體的設計案例把招貼設計中的通感表現形式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具有豐富的聯想通感手法作為一種藝術表現的心理方式,其核心就是利用人的感知進行聯想,從而產生創作靈感,從這個方面來說,通感已經突破了一般的思維定勢。因是幫助腸道做運動,雀巢Hépar礦泉水就拿腸子來進行意識聯想。如何清理腸道里的美味佳肴?來瓶Hépar礦泉水??蓜e小看這一瓶,里面富含的鎂足以幫助你的腸道順利“清場”,令你輕松零負擔地暢享各類美食。當觀者再來解讀這幅圖時,就不僅僅是腸道或美食,而是內心的一種不可名狀的感覺。將看似有所聯系的物象與主體感受串聯在一起,使得形式表現既生動自然又具有親和力。
(二)表現形式新穎獨特通感不受感覺的局限,反而凌駕于感覺之上,通過思維的發散,材質的變換,實現感覺的互通。上海電通選取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三種代表建筑——胡同、弄堂、騎樓,來警醒世人:歷史本身就是一種寶藏,該留存而非推倒。這個系列招貼大紅的拆字采用線縫的形式,精細而醒目。其余的三個建筑詞匯通過中國傳統的書法形式表現,采用材質的對比,視覺和觸覺的沖擊,給受眾一種新穎,獨特,深刻的通感享受。
(三)互動性通感表達出來的含義,往往是其它修辭手法所難以傳達的,在用單一的表現手法不能夠表現的時候,通感就可以大顯身手。而且,欣賞者在解讀過程中,也是發揮了想象,進行了藝術的再剖造。創作者通過運用通感與受眾達成了靈活互動的形式,這點也是與創新思維有著共同性的。上組的系列廣告招貼創意為“親子互動”,有非常多的親子互動游戲,結合了科學、數學、地理等多種知識,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意識。在如今社會中,僅僅通過視覺上的感官進行“廣而告之”已遠遠不夠,新環境下的設計作品應該容納更多更廣的因素,例如情感體驗和人性關懷,而這些感性的東西往往是形式表現的難點。我們可以把“通感”這種新的表現形式看成是在新的設計使命下,應運而生的一種的設計形式,與此相應的通感思維也是我們可以用來突破難點的一種設計創新思維。
三、結語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藝術表現方式得以更生動和更具參與性的新時代,我們將有機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來傳播和體驗豐富的感官信號。”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曾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這樣說道。在這里提到的“截然不同的方式”就是設計師進行的多感覺的表現方式和受眾多感官的體驗方式,即所謂的通感表現形式。如今,招貼設計的表現形式已突破了傳統的平面印刷形式,正在向三維或四維的層面上延展,立體裝置、互動影像、新型材料、多感化設計等表現手段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招貼設計中。這些新型的傳播手段可以更加有效地激活受眾的各個感覺神經,以綜合體驗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遞,實現作品與受眾在情感上的對接。設計師如何更好地將感官體驗與審美表現相結合從而創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這個課題也是我們每個設計教育工作者和設計師今后將要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作者:許琛 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