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健康教育論文
一、重視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
1.針對醫護人員,進行教育方法、效果評價、臨床知識等在職教育。并通過外出學習、專題講座、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理念、理論技能及服務禮儀的培訓,充分調動醫護人員的積極性。
2.加強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教育。使每個醫護人員都本著以病人需求為出發點、以病人滿意為目標,堅持“人人皆為健康教育員、時時皆為健康教育時機”的服務原則,營造滿意服務。
3.醫護人員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并通過他人良好的衛生行為表率影響受檢人員的行為。
二、落實各健康教育環節的服務
1.候檢教育
既要安定受檢人員情緒,又要向受檢人員傳播一些衛生科學知識及自我保健措施。設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專欄、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內容以常見病、多發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識為主,宣傳各種健康知識與理念,以內容的科學性、普及性、教育性和實用性吸引受檢人員的關注。形式力求美觀大方,內容深刻,字跡工整,語言通俗易懂。
2.接檢教育
接檢教育是體檢中心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以個別談話的互動方式,針對受檢人員關心的問題及他們沒有意識到的重要問題,不失時機的進行必要而簡短的解釋、說明、指導,并幫助選擇合適的檢查項目。
3.咨詢教育
采取護患之間面對面講話、電話、通信等形式進行一對一的信息交流,滿足受檢人員求醫求藥的需要,幫助受檢人員了解健康評價的標準,分析目前的健康狀況,提高自我保健水平。健康評價標準如下:
甲(健康):基本無疾病或亞臨床疾病,身體健康者。
乙(基本健康):無器質性疾病,但有一項或幾項臨床指標臨界,存在亞健康狀況。
丙(健康欠佳):有嚴重器質性疾病和或伴有相應后遺癥,但仍能堅持工作者。
丁(健康狀況差):有嚴重器質性疾病,伴靶器官損害,功能失代償者;惡性腫瘤或生活不能自理者。
4.健康處方:根據體檢結果,主檢時選擇最有說服力、最有教育
作用的語言文字,通過健康知識的宣傳、健康指導,不斷提高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三、總結
綜上所述,突出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預防為主”是我國衛生工作的四大方針之一,對保護人民健康,促進民族的繁榮昌盛,實現四個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要做好健康宣傳,作為醫護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心理學知識和護理素質,掌握溝通技巧,了解受檢人員的心理生理需求,堅持科學性、針對性、啟發性和靈活性的原則,實現健康教育的服務宗旨。
作者:陶慧 單位:江蘇省中醫院體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