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美術教育論文
一、高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家長不重視美術
高中生最大的挑戰是高考,為了考出好成績,他們非常重視主課的學習,對與高考無關的科目一般不會在意。有些學生甚至在美術課上寫主課作業,完全把美術課當成了自習課或休息時間。有些學生為了“減負”甚至把美術教材放在家中從不帶到課堂來,家長知道后也認可這種行為,認為美術課不重要、無所謂,這就在客觀上縱容了學生放棄美術。另一方面,不少藝術類學生由于文化課成績差,不愿意整天在題海中鉆研,臨到高考被“逼上梁山”,不得已選擇美術作為高考捷徑,而非出于真心愛好或者濃厚興趣。這樣,他們在美術上的理解力、領悟力、學習力等差強人意,成績較差也是情理之中。
2.教師、學校忽視美術
目前在高中課程中,美術作為選修課一般是每兩周一節,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前后不成體系,不易理解掌握。同時,教師在講臺上辛苦、細心地講解課程,學生卻在講臺下做其他作業,對教師所講毫無反應,也使教師內心深受打擊,慢慢就對美術課不抱希望,無心鉆研教學技能、無法提高教學水平。此外,學校要追求升學率和提高成績,不能在美術課的研發和創新使用上加大投入力度,使美術課流于形式,只為應付上級檢查,導致美術教學水平無法提高。總之,學生、教師、學校各方面的不重視,使高中美術課流于形式,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的美育情感,起不到相應的教育作用。
二、美術課堂的改革創新
對于高中美術課堂的改革創新,首先學生應該從心底重視,認識到美術課堂對于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內心世界等有著重要作用,認真上好美術課,配合教師的課堂活動;學校也應改變以往的態度,抽出一部分人力、物力支持美術教學,解決美術教學的后顧之憂。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該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從教學環境、教學內容、課堂設計等方面進行創新,吸引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愛好,讓他們愛上美術。
1.優美生動的教學氛圍生活中處處有藝術、有美感,因此,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當注意以美的情操引導學生注意周圍環境的美,時刻讓學生處于美的感受中。首先,教師不應該從頭到尾枯燥地講授美術理論,而應運用平白樸實的語言講解優美的繪畫。教師語言應該富有感染力、表現力,以豐富的科學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能和先進靈活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如,伴以笛子悠揚動聽的樂聲來講解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意境和禪宗思維,讓學生音畫結合地欣賞山水畫的美;或伴以飛揚激蕩的大提琴來講解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的繪畫,讓學生在琴聲中領悟文藝復興繪畫的激情澎湃和優雅美感。其次,教師應該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以便教師講解、學生理解。最后,關于美術教室的選擇,學校應該給美術課配備專用教室,布置石膏、畫板、模具等設備,便于教師對美術理論的直觀教學及學生的實踐繪畫。
總之,教師應該從教學語言、教具使用、美術教室等多種條件出發,改善當前教學環境,讓學生在純粹、優美的美育氛圍中接受真正的美術教育。
2.教學過程的革新教師除了要努力營造真正美好的氛圍外,還應該在教學過程和內容上有所革新。中學階段的美術教育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即美術理論知識、繪畫基本技法和繪畫能力的教育。這三個部分的教學應該各有側重、各有教學特點。
總之,要充分發揮高中美術教育的情感功能和繪畫技能,培養學生的藝術美、心靈美和情操美,教師應該從課堂氛圍、教學方法和美術過程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讓學生真正走進輝煌的藝術殿堂。
作者:聶剛 單位:浙江衢州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