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安全工程論文
一、安全工程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
1.專業課程實驗教學
配合專業課而開設的各類實驗課程,是對各基礎專業動手能力的培養,該專業課程實驗教學采用理論課與實驗課教師共同實施模式開展,采用引導式與開發式實驗教學模式,按照教師給實驗任務、要求與平臺,學生自主、開放與協作實施課程實驗,目前該專業基于“大安全”方向的開設安全人機實驗,工業通風實驗,消防工程實驗,電氣安全實驗,安全監測實驗,承壓設備實驗,起重與機械安全實驗等10多門專業課程實驗,且其綜合性與創新性實驗開設比例均達到70%以上,部分課程實驗直接與教師科研試驗、課程設計與科技競賽等結合起來,對學生的綜合實驗技能訓練與創造性思維培養促進作用十分明顯。
2.課程設計實踐教學
課程設計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延伸重要形式,是理論課程知識綜合應用于生產實踐重要方式,是綜合培養學生專業技術、設計與思考能力重要手段。基于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基于安全工程專業學科屬性與我校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經驗,針對不同類型課程設計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且均要求學生必須以3-5人小組形式開展課程設計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團隊協作的綜合能力。
2.1安全人機工程課程設計
要求學生利用人機工程學的原理、方法和內容,通過對某一具體的人機系統的分析評價和改進設計,提高人機工程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對人機實際問題的獨立思考和解決的能力。一般引導學生從現實大學生活與學習環境中來選題,培養學生思考與發現問題能力,比如說多媒體教室、課桌椅、宿舍環境、公交車、手機、電腦桌、洗漱臺等等。
2.2工業通風課程設計
要求學生運用工業通風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解決工業衛生等工程問題,提高學生在現場收集及利用資料進行制圖、計算的綜合能力。選題來源于認識實習工廠或生活實際,要求學生設計合理的方案處理諸如拋光粉塵、噴砂車間顆粒物、焊接煙塵或打孔車間顆粒物,或者設計學校食堂廚房、實驗室通風系統。
2.3電氣安全課程設計
要求學生運用電氣安全的理論來進行設計,比如建筑防雷設計,也可綜合消防知識進行某場所防火電氣設計,結合機械安全相關知識進行機電安全控制設計,比如說壓力機兩人雙手按鈕式安全裝置設計等。
2.4消防工程控制課程設計
該設計的目的是使得學生系統了解工業和生活中防火原理,以及消防系統設計等知識,使其深入掌握企業生產和民用生活工程性的消防管理、設計、監測、控制以及應急救援理論和技術,為以后從事消防方面的專業工作和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可采用3-5人成組的模式,學生選題來源于大學生活防火設施(如圖書館、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實驗樓、超市等)與企業消防系統(娛樂城、車站、企業車間與倉庫、賓館、影劇院等),廣泛涉及消防安全現狀分析改進、建筑消防系統設計與火災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評價等工程領域。
2.5承壓設備安全評價
要求學生收集承壓設備(鍋壓、管道、儲油罐等)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技術,辨識其安全隱患,采用安全系統方法進行分析與評價,綜合運用安全管理手段與安全專業技術提出控制措施,課題源于生產實習接觸的企業壓力管道、學校鍋爐與附近加油站等。
2.6化工安全課程設計
可結合電氣安全、消防、承壓設備、安全管理、安全檢測與安全評價等課程知識對某化工廠(項目)進行綜合課程設計。課題源于制定化工企業(來源認識實習與生產實習)生產。
二、專業實習與畢業設計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
1.專業實習
安全科學是一門交叉學科,不同于其他工程專業,其他專業學生去企業實習是直接認識和了解生產與設備等,而安全工程專業去企業實習則是在了解生產與設備基礎上去分析與解決其存在安全問題,因此應選擇災害類型多、危險性高、防治經驗豐富、安全技術先進的現場,而且應根據專業方向選擇適合的實習企業。我校安全工程專業已經在省內外建立了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桂林長海機械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10多家不同類型與行業的校外實習基地,每學期有將近二百名學生在上述實習基地完成為期兩周的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其中2009年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實習基地被湖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教學實習基地”。
1.1金工實習
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使得通過高考而進入大學的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較薄弱,金工實習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金工實習,進行焊接、鉗工、車工等機加工實訓,讓學生熟悉機加工企業生產與管理模式,為后續課程學習及將來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打下基礎。同時培養學生“嚴謹、求真、務實、創新”的工程技術思想,增強實踐工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
1.2認識實習
認識實習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入學以來由專業老師組織指導的第一次企業實踐活動。要求學生了解企業基本生產情況,學習企業的工藝流程、生產設備、安全生產制度等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初步了解消防、電氣安全等安全措施,以及企業現場安全管理模式與手段等,建立對企業安全生產的感性認識。
1.3生產實習
生產實習是安全工程專業學生在修完專業基礎課程與大部分專業主干課程的基礎上,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時間安排在第六學期,它是安全工程實踐教學的主要環節。通過生產實習使學生入廠實習2-4周,要求學生掌握機加工、建筑施工、起重設備、電氣等安全技術應用,以及安全檢測、有害氣體處理以及粉塵處理等技術,要求學生盡可能找出現場安全隱患(不少于30處),對其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以達到綜合訓練目的。
1.4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繼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之后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我們采用頂崗見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來推進畢業實習教學。即在畢業生畢業前一年10月份召開畢業實習動員大會,老師根據不同的實習單位、實習目的、實習任務將實習的詳細流程和注意事項打印成冊,分發到學生手中,確認聯系方式,建立QQ、飛信或微信群,以確保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聯系,畢業當年3月份左右進行畢業實習,采取“集中、分散”相結合的實習方式,將學生分派到各自簽約企業的見習崗位,并由企業有經驗的老師傅手把手地教,一方面讓學生盡快熟悉將來就業崗位,一方面收集到畢業論文寫作的資料,沒有簽約的學生則由專業老師帶隊到省內外實習基地進行集中實習。
2.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論文)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引導學生以企業現場或者教師科研項目某個具體問題為課題,運用系統安全分析方法分析安全問題,辨識安全隱患,選取合適的方法做系統評價,再提出控制措施。
三、科技創新與社會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
1.科技創新活動
科技創新活動就是給學生平臺與條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提升的重要途徑,主要形式有專業科技競賽、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以及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培養學生基礎科研能力與素質。
2.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活動是讓學生參與社會特定范圍的學習、生活與生產活動,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培養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大歷練與綜合檢驗。該專業學生主要開展兩類社會實踐活動,一是每年暑假學校專門的“三下鄉”活動,教研室會組織專業學生實施“安全科學、知識與法律”三下鄉專題實踐活動,以傳單或宣傳圖片或現場演示的方式展示,這樣既能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學生的安全技能也能得到提高;二是每年的“安全生產月”與“交通安全月”組織學生配合安監部門與社區開展專項安全宣傳與檢查活動,綜合采用安全宣講、匯演、演講、問卷調查與現場檢查等方式進行。
四、結論
(1)實踐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各校應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實踐環節硬軟件設施的建設;
(2)每門專業課程都應采用基于創造性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既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3)各類實驗課程開設,是學生理論學習的延伸與驗證,有利于培養學生實操能力;
(4)課程設計是對所學習課程的綜合歷練,引導學生自主選題與團隊協作,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各類型專業實習是聯系課題與企業的重要橋梁,是學生實訓主要形式,是培養學生綜合實踐主要途徑;
(6)畢業論文是本科實踐教學的最后一道環節,是對安全工程所學專業知識的一次綜合訓練,最好能夠選取生產實際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的控制措施;
(7)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專業綜合能力和溝通能力;
(8)引導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擴大專業視野,培養創新思維與科學素質,激勵自我提升。
作者:胡鴻 易燦南 廖可兵 劉美英 單位:湖南工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 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