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旅游管理論文
一、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改革
(一)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1.明確目標崗位與相關工作任務的對應關系根據分析,我們依據現代旅游企業的各類導游的典型工作任務,來確定《導游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
2.教學內容的適用性在課程的開發、建設和發展中遵循了以下流程:市場調研→確定就業崗位群→職業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課程標準→教材編寫、開發實訓項目→專家論證→課程實施→企業反饋、修改完善。
(二)課程實踐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1.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
本課程實踐性突出。教學組織上,以導游工作任務為導向,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規律,整合教學內容。構建了以導游崗位工作流程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模塊,形成了模塊化課程結構。嚴格遵循“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每個教學模塊都設計了具體的項目任務
2.課程的重點、難點分析
課程的重點是導游人員的講解和服務技能培養,如導游帶團的組織、協調、交際和應變技能;導游帶團工作規范及技巧;出入境知識和交通知識;四川七大線路沿途講解和五大精品旅游景區的景點講解能力訓練。課程的難點在特定的導游工作情境中對復雜多變的形勢的正確判斷和規范處理及相應的應變能力;如何開展針對性的導游服務和導游講解特色技能的應用。
3.課程考核課程評價
實現了評價標準、評價主體和評價過程三方面的全面改革。評價標準立足社會需求,與職業資格標準接軌,評價主體由教師,學生和企業組成,評價過程不僅要落實教師評價和學校評價環節,重點突出形成性評價的方法體系。考核重點是實踐環節,具體做法是:按模塊進行考核,每個模塊從課前準備、服務流程、規范服務、應變能力及職業道德素養五個方面進行考核,參與評分的是在職導游、教師和學生;結業綜合技能考試占50%,采取口試和模擬帶團的操作考試進行。
二、課程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教學方法改革
1.現場授課法
現場授課法就是利用本地旅游資源進行現場教學。教學現場感強,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專業技能。例如在校外實訓中,組織學生赴小平故居、閬中古城、萬卷樓、張瀾故居等地進行導游模擬帶團實地演練;先由教師或資深導游做示范,演示帶團程序,如致歡迎詞、途中講解、景點講解等。
2.情境模擬法
我院地處嘉陵江中游東岸,2007年新校區落成后,校園風景秀美。教學中的情境模擬法則充分利用新校區各類建筑、整體布局、校史陳列室等為模擬環境,通過情境模擬方式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中自我演練,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將所學抽象知識具體化,同時也對學生理解導游工作具有獨特的實踐意義,從而使傳統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靜為動、化枯燥為生動。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導游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方法的一大特色,指教師在某個專題教學中設定場景,首先分配不同的職業角色和任務,讓學生搜集典型案例,以獲得對導游工作內容的深刻理解,逐步培養導游講解技能,養成職業態度。例如機場地接服務,全陪與地陪的接站、溝通和合作等內容進行角色扮演。
4.案例分析法
由于課堂教學特點,力求學習與崗位的零距離,我們也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所選案例,均來自企業一線的典型鮮活案例。教學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分析思路和對關鍵點的多視角觀察上,最后由教師對案例進行總結,對學生的分析進行歸納、拓展和升華。
5.示范教學法
該課程教學由于實踐性特色突出,我們要求授課教師必須具備“雙師素質”,這樣教師在言行舉止、動作規范、操作程序、講解技能等環節都有示范教學能力,教學結合,再反復練習檢驗。使教師的身份由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向教練的角色轉變。
6.假日實踐法
為了更好更快地與崗位對接,我院與北湖旅行社、凌云山風景區、萬泰大酒店等旅游企業達成長期穩定的學生實習協議,每年節假日(周末、五一、十一)組織學生前往并進行頂崗實踐;寒暑假正逢旅游旺季期間,鼓勵學生成為兼職導游。這樣,可以獲得對導游工作內容的深刻理解和工作技能的提高。
7.競賽激勵法
我們在全院范圍內已經連續組織了四屆“導游風采大賽”,與北湖旅行社、果州旅行社合作,由學院組織、企業冠名并對獲獎者進行獎勵、校企共同評議,獲得前十名我們將授予“校園十佳導游”的稱號,專業技能大賽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又強化了專業技能。
8.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
導游實務課程的實踐性強,我們認識到,必須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如多媒體課件教學、聲像教學資料、電子教案、網絡資源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
作者:李巧玲 單位:南充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