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幼兒教育論文
一、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本樂理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音樂教育的實質就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目前許多大中專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樂理課教學都已經脫離了審美教育的主旨,沒有起到為學生塑造審美觀的作用,給學生的音樂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基本樂理課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已經十分明確的出現在現實當中,所以要實現此課程教學的更好發展就必須明確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1.樂理課的教學內容過于注重理論在基本樂理課上,許多教師知識的講解偏重于理論,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音樂賞析能力和音樂創新能力,更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內心真實感受。這種過于注重理論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違背了音樂藝術應該給人帶來的美的感受,使原本生動、美好的音樂藝術變成了枯燥乏味的純理論教學。例如:在節奏節拍這個章節的授課中,大部分教師僅僅是理論的講解,照本宣科。教師只是很淺顯的告訴學生“節奏是用強弱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系;轉調則是從一個調轉到另一個調。”這就使得學生只是從知識的角度在理論層面上懂得了音樂理論的基本知識,這既不深刻,也不實用。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許多學生則是一臉茫然、不知所措,他們根本不能把老師所講授的基本樂理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不能使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得到真正的運用,這就使得教學的有效性不高,教學計劃難以完成。
2.基本樂理課教學方式單調,缺乏新意音樂基本樂理教學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由于樂理課的理論性和抽象性比較強,這就使得上課的知識內容不容易被學生記住,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為現有的教學模式更多的是對知識的理解記憶,而沒有太多的動手環節,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一般也很難生動有趣的講解,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下,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途徑也只是能通過完成老師布置作業的方式來實現。教師布置的作業也只是對上課內容的簡單復習與鞏固,許多學生因為上課學習效率不高,課下獨立完成作業存在很大的困難。這種課上教學和課下復習效率雙低的尷尬局面使得樂理教學步履維艱。
3.各相關的學科缺乏有效的知識交流基本樂理課并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它是許多與音樂相關專業的基礎課。學生對許多與音樂相關專業的學習都是以樂理知識的學習為起點,只有樂理知識掌握的扎實,最終才能具備從事與音樂相關的工作的能力。目前,許多大中專院校都是采用專人教授專課的教學方法,這就使得相關的課程之間缺乏相應的穿插滲透,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致使它們之間不能相互促進,相互發展。例如:轉調、音程、節奏等相關的課程在視唱練耳課上也會講到,但是這就出現了課程相互重疊的現象。這樣不但沒有使課堂效果提高,反而因為枯燥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加厭煩。這種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為學科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耽誤了學生們的學習時間。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各學科之間缺乏知識交流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樂理課知識沒有為該專業學生進一步學習音樂知識做好鋪墊,減少學習音樂的難度,而是出現了一種脫節的狀態,使得樂理知識的基礎作用在學生學習中不能充分發揮。
二、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本樂理課教學的建議
1.要始終堅持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音樂基本樂理教學與其他的教學具有一樣的終極教學目標,那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是中國從古至今文化的傳承,是中國所有教育的根基所在。課堂是教師接觸學生的最佳場所,教學過程也是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藝術觀的最佳時刻。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基本樂理教學應該始終堅持以教書育人為目標來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上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如果一個學生對自己專業所學知識的態度不夠端正,那么這個學生在學前教育這條路上也很難取得重大成就。
2.改變音樂基本樂理課教學觀念在已往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基本樂理課的教學不受重視,這就導致了此專業的學生音樂基礎較差,在音樂造詣上很難有重大的突破。為了幫此專業的學生把基礎打好,教師必須重視樂理課的教學,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能對最基本的樂理知識持有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改變了教師的觀念,學生的觀念才可能得到改變。音樂是具有形象生動的感染力的,要想改變教育觀念,就必須把基本理論教學與音樂所具有的獨特魅力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感受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和幸福。只有這樣,學生對樂理知識的學習才能感興趣,實現樂理知識水平的逐漸提高。在教學上,我們還要努力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成功經驗,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教學手段,使樂理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使教師由單一的教授音樂理論向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轉變,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
3.整合音樂基本樂理課教學內容基本樂理課教育教學內容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工作能力的好壞。因此,為了更好地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培養出合格人才,各院校應當針對自身院校教學內容的薄弱點和欠缺點進行教育內容的必要整合,使得此課程的教育內容能夠完備、合理。在此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第一,教材是知識的承載體,也是學生學習樂理知識最基本的工具。教材內容應該同時照顧到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體驗這三個方面。只有包含這三方面的教材,才能稱之為優秀的音樂基本樂理教學教材。但是,目前這樣的教材還是十分少有的,這就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根據實際的情況,學校應該積極尋找相關的專家學者編著更加符合音樂樂理教學教材,幫助此專業的學生學習樂理知識,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第二,教學內容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的興趣。只有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深入地去學習樂理知識,并且將樂理知識轉化為自己學習音樂的能力、鑒賞音樂的能力、創作音樂的能力。因此,各院校對教材和教育內容進行切合實際的整合將是學生學習進步和成功的重要保障。
4.改進音樂基本樂理課教學方法教師在上樂理課的過程中應該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實現理性教學和感性教學的充分結合,這樣就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形象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第一,教師可以采取肢體教學法來實現樂理教學的生動和形象,避免教學過程的過度枯燥。例如:教師可采用著名音樂家柯達伊的手勢教學法,在教學中不再總是枯燥的用嘴去說,在講解的同時,用手做出高低起伏的手勢表現出音樂的節奏變化,讓學生既可以從聽覺知曉音樂節奏的變化,又能從視覺的角度獲得音樂節奏的變化狀況。聽覺感受與視覺感受的結合就提高了樂理教學的效果,降低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音樂基本樂理知識的難度。第二,隨著國家對音樂教育和音樂人才培養的越來越重視,各個院校一般都為音樂相關專業的學習配備了鋼琴或者電子琴等硬件設備。教師在樂理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抽選一些音樂片段聲情并茂的為學生演奏出來,這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課上更加的專注聽講,掌握課上教師所講解的樂理知識,降低以后學習音樂的難度。第三,大部分院校都為教室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經典的音樂片段,課上播放給學生聽,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把五線譜和鍵盤圖投放到屏幕上,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一目了然,跟隨教師的講解學習樂理知識。以上僅僅是實現生動教學的三個簡單的切入點,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去完善,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5.注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已往的樂理課堂上,樂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過于偏向理論的教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數會成為我國幼教事業中的主要力量去教授幼兒相關的音樂知識,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感知能力,這就要求此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學會音樂知識還要掌握必要的音樂自學能力、音樂教學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幾種能力的形成既要靠學生的自身努力,也要靠教學方式的不斷轉變。樂理課的教學目標應該提升到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高度上來,實現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雙提高。同時,樂理課教學也是十分忌諱空談樂理的教學模式,教學需要和實際音樂作品的賞析結合起來,教師應通過音樂作品的賞析,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樂理知識,使學生既學到音樂知識,又增加了對音樂作品的深入了解,真正做到知識從實踐中來,運用到實踐中去。
6.挖掘音樂樂理知識和其他學科之間的互相促進作用相關學科知識的相互穿插滲透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既拓寬了學生的眼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其他學科的教學做好了鋪墊,減少了重復教學的現象,節約了教育資源。例如:基本樂理可以與和聲學實現穿插講解。和聲學是一門需要基本樂理為基礎的學科,樂理知識學不好的學生,學習和聲學是十分困難的。兩者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基本樂理知識有的放矢,同樣又降低了學生學習和聲學的難度。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相關學科教學知識的穿插講解能夠實現教學的雙贏。
三、結束語
目前音樂基本樂理知識的教學還存在著種種問題,我們必須努力去發現并解決。各院校應當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把音樂基本樂理知識掌握好、使用好,以便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水平,提高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水平,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突出貢獻。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專業的設立逐步完善,像學前教育這樣的與音樂相關的專業還會不斷地出現,基本樂理知識成為更多的學生必須學習的重要基礎課程,所以,音樂基本樂理的合理教學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作者:周麗娜 單位:銀川能源學院